前言
楚*与汉*胶着于荥城,久战不克;项羽本想借王母把王陵拉过来,不料王母刚烈自刎。汉使叔孙通为霸王所谋划回师彭城之策,本已让霸王心动,又得爱妾虞姬小产之讯,霸王便顺水推舟,撤兵返回彭城不提。再说霸王回到彭城,心急火燎地往后宫看望虞姬。但见爱妃已脱险情,唯精神萎、花容不整,一见霸王便泪下如雨,哽噎难言。霸王见状,好不心酸,连忙背过脸,唤来太医,问所下药方。所答无非是熟地、当归以益血,人参、白术可补气,莲子、枣仁能安神,陈皮、紫苏用于调气,*芩清胎热,桑寄生、菟丝子补肾气等。霸王听毕点头称好,这时他拿稳自己,转脸轻抚着爱妃之手,可道:“圆肉、珍珠均有安神之功效,虽然难得,也应入方!”“谨奉教!”太医赶紧跪答。
察窘境随何袭楚使
虞姬听了大为感动,一双泪眼盯着霸王不放。呆了一会儿,宫外亚父来访,霸王急忙到便殿迎见。国相范增礼毕,问起何故回师?项羽便将发生的事情讲述一遍,并把叔孙通的担忧说出来。范增听毕默默无语,半响才说出一句话来:“大王中了他的无中生有之计啦!”他见霸王还一副茫然的样子,叹口气,分析道“刘邦枭雄也,其有利,无不攫之。固守荥阳,实因兵不足以。韩信者,亦枭雄也。其以平魏故,离刘而去,如虎脱笼,其岂会再回荥阳?他不会择强楚先攻之,只会择弱者先灭之,然后北面称孤,是其心愿也“刘邦待他不薄,他岂有叛汉之理?霸王如听天书般,听了回,他的思维怎么也跟不上范增所言。
▲范增剧照范增摇摇干瘦的脑袋,又说道:“目前他不会叛汉,可往后就难说。你看他能忍人不能忍的胯下之辱,就可知其心志之高远!萧何月下追了一回韩信,可他还能追第二、第三回么?哈哈,天下并无新鲜事,斗转星移,王朝更;今日王侯,明日盗贼,如是而已!袭彭城者为无,调楚师缓攻者是实。叔孙通者奸人也!”“叔孙通已被刘邦杀了…”“杀了?大王可曾亲眼见?”范增鼻子一哼,鄙弃地说,“刘邦奸猾无比,赵相陈余何其精明都被刘邦拿个假张耳的人头给骗了!他弄*成了精。大王,争天下者,必须无所不用其极啊!在这方面,您应该学学他……”不,。言“这么说孤上了当?学他!”王觉得头脑嗡嗡,满脑的乱麻急待清理。停了许久,才站起来,狠地说道:“孤明日就回师荥阳,非一战而摘刘邦不可!”。
范增看着这个憨态可掬的精壮汉子,又爱又气,微笑道:“大王也不必如此辛劳,且歇息数日,等把九江王英布等联系好之后,再共同起兵伐贼不迟。”这番话极对霸王的口味,一看厅里无人,连忙讨好地赔笑道:“亚父之计,可安天下,孤敢不从命?一句话把老范增也逗乐了。正当楚使弃赴六安时,汉使随何也奉汉王之命进了六安城。随何这年不到三十岁,任汉王谒者。因其精明机警,办事干练,颇得汉王看重。这回往九江王处做说客,事关重大。汉王与张良议论人选时,让他听到,便毛遂自荐。汉王念他殷勤,又是六安人,所以托之以重命。
▲张良剧照反复英布终安心书
随何到了九江辖内,见稻禾飘香、田园如画,全无荥阳前线满目疮痍、村落凋残的战争景象。进至六安城,看到市井繁荣民人般富,心知为何九江王要偏居一方,不理楚汉的良苦用心了。所以他与家乡父老见面,绝口不提为汉王所遣,只道:萍飘天涯,念乡甚切;故借道九江,返家探故。他的父母兄弟先后亡去,剩了些远房亲戚和旧日朋友,今日张三做东,明日李四为主,不到两天,惊动了儿时一位好友英汉。这人如今是英布的谒者,在六安城里也大小算个人物。英汉正受命为九江王物色人才他寻思:随何多年不见,听说在汉王手下混得不错,今日猛地回来,也不知安的啥心?明儿我也摆一席酒,探探他的虚实,如果没事,举荐他做点事是可以的。次日英汉果然在六安城里顶尖的饭馆“英哥堂”里摆了一席“八珍大全”来款待随何。
英汉叫了一辆鹿车去接随何,自己先在食案前坐等。少时随何接到,做陪的另有三人。旨酒开坛,香气四溢,接着一盘渍牛肉、一碟濡炙狗肝、一碗酒拌桂屑姜屑的干鹿肉、一小鼎炮豚(猪)、一尊用牛羊里脊加作料做成的肉汁、又一碗炮羊,最后两盘称之为“淳熬”、“淳母”的猪油炒米饭及炒黍米上再浇以熬好的肉。这样“八珍”上齐了,宾主开怀痛饮。随何很久没吃到如此精美的食品了,所以酒盏不空、筷箸不停。英汉高兴地望着这位故人,他就是想听听随何的酒后真言。
“哈哈,老弟我走遍天下,从秦宫阳,到魏都大梁;从王的彭都,至汉王的栎阳,老,老实说,走遍天下还是我们的六安好!家乡啥好?山好,水好,老乡好!最,最好的还是大王好!他的英名天下扬,扬啊!可惜老弟连他啥模样都没见过”随何酒喝了半坛,连舌头都转不动了,可话基本能让人听明白。第二天下午正如他所预料的,英汉安排他去见九江王了。英布的梅宫集天下名梅于一宫,尤其多植以梅山之树。这是吴公之女、英布的娇妻喜梅之故。他就在此宫接见谒者英汉所荐的“能人”。
▲英布剧照“大王龙姿虎步,英气勃勃,将六安一个弹丸小城,经营得虎踞龙,自成王气,实在可敬可佩。在下浪迹天涯,六安出了大王这样的英豪,真是家乡之骄傲、六安民众的福气。在下今日幸睹天颜,也不枉此次归乡之行了!”随何的奉承话,讲得娓娓动听,让英布听了就像伏天里喝了碗冰水般舒服。因为这随何也不是等闲之辈。听英汉介绍,他学富五车、阅历丰富、见识不凡。看来自己真如相面者所言,今生今世,王侯是做定了!于是九江王心里的戒备尽除,当晚留在宫中用毕晚膳后方才出官。次日田猎又请随何来做陪,随何绝口不提使命之事,只是曲意奉承,一味讨好。“啊,神射!瞧,这支箭洞穿了野彘的锁骨!远可百步,弓劲若此!就是百步穿杨、力贯七甲的养由基在世,也不过如此啊!”
随先生,见多识广,你就留在本王身边做个谋士吧!英布当晚夜宿在郊外,把满嘴是蜜的随何留在帐中夜谈,并提出留用他的要求。随何自然拜谢不已。此后他们海阔天空,谈得正高兴。不料帐外英汉跑进来,急冲冲地说:“大王,彭城来了个使者,口气挺大,口口声声非要大王马上亲自接见不可!”“叵耐放肆!”英布拧眉骂道,可身子却站起来,欲让人备马。“大王雄踞一方,声震海内,岂能由一个小小使臣呼来喝去!这有损大王的名声啊。”"随何连忙劝阻,见英布又转身入座,便主动请缨,“在下请以大王谋臣的身份,回城先与其周旋,待大王明日回城再行发落。”
英布见随何虑事周全、善辨火候,果然非同平常,便慨然允诺,并派英汉辅之。随何此时心里高兴得了不得,到了城里,先叫上两位故友来帮手,以王使身份进至国宾客馆。楚使正在这里焦急地等着九江王的接见哩,忽听王派使者来看望,马上变得倨做、神气起来,喝道:“霸王有亲笔书信在此,快叫九江王来取。”“大王有事在外,让我来拿信。”随何不卑不亢地说。“你,楚使鼻子一哼,“你算什么玩意?也配拿霸王的亲笔信!”"一言未毕,随何拔剑直取楚使,可怜楚使尚无反应,就命归西天了!.同来的人把楚使随从也砍翻杀掉。只剩了个车御,随何赶他回彭城报信。
▲英布剧照事情发生得如此突然,英汉在一边看得目瞪口呆。等完了事,才埋怨随何办事唐突。随何此时才把受汉王命到六安说转英布事道出来。英汉此刻才恍然大悟,暗呼“上当”。次日英布回宫,看了随何交递的汉王亲笔信,虽不十分情愿,可已经生米煮成了熟饭,也只有走一程,看一程了。本再说霸王在彭城厉兵秣马,只等英布兵到,同往伐汉。万没料到,等回来的却是个浑身发臭、褴楼不堪的车御。车御哭诉到一半,霸王将眼一瞪,捋袖伸拳就要点兵,踏平九江。范增阻拦道:“英布之变虽有先兆,而杀使毁书也事做太绝。
据车夫所言,并非英布亲为,其中是否藏有故事?大王,荥阳乃心病所在,六安不过小疽也……”范增话未说完,大将龙且驳道:“杀使者何劳英布亲自动手?大王小患不除,必至大祸。给咱五万人马,一个月内咱平定九江!”他对徒出身的英布荣封为王,早就心存不满,如今得了个出气的机会,哪能放过?霸王既壮其言,又嘉其志,当即准奏。龙且率兵,马不停蹄,直捣六安。英布绝没想到楚*来得这么快,这么猛,仓皇领兵相迎。他的养尊处优的九江*,怎敌得如狼似虎的楚兵?几阵下来,六安难保。最后只剩下几千残兵败将,跟着随何往荥阳去投刘邦。
刘邦得知英布来投,心里十分高兴。他不在乎英布手里有多少兵、有多少城,他看重英布能征惯战、颇有些名气,这种人留在项羽那里就是祸害,到了自己手里就变害为宝。因此他传令腾出最好的宫室、以最隆重的礼仪迎接九江王。张良冷冷地一言不出。汉王见了连忙请教,张良按按自己愈来愈瘦削的脸频说:“斗米养出恩人,石米反养仇人!”刘邦听了连连点头,暗想:英布连霸王也不放在眼里,哪能就服我?于是暗做了安排。
▲刘邦剧照第二天英布跟着随何到了汉王的寝宫。太阳升得老高了,刘邦还歪在榻上,听谒者通报了,仍旧懒洋洋地待理不理的。英布进来见了,一股无名火直冲脑门顶,羞辱得恨不能找条地缝钻下去。不过既在人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便捺住性子报了他的大名。不料,刘邦只在榻上揶动了一下屁股,连话也没说一句,挥手示意让他退下。英布当时就想拔剑把刘邦给捅了,自己就是死也要死得壮壮烈烈的。萧何看出了英布的意思,死扯活拉,才把他劝停了手。这时上来了一位老者,他就是广野君郦食其。这干老头子,一身礼服,恭恭敬敬地给英布行礼,接着说:“九江王,您好福气啊,荥阳城里最漂亮的宫舍归您啦!”英英布听了有些莫名其妙,跟广野君到了一处幽深静谧的高大室,门口禁卫森严,里面府役、隶妾成群。
再看屋舍精美、器具讲究,虽不及六安梅宫,却已经让他大喜过望了。郦老者说“今天汉王身体不适,他让老夫接待您,这处宫室是大王赠给您的见面礼!”听了郦老者的话,英布眼里已湿润润的了次日汉王在宫里摆酒为英布洗尘,席间对英布谈笑自若,宛如多年未见面的老朋友。英布年纪比刘邦小得多,见汉王如此待己,心里感激不已,忘了当王的尊贵,竟恨不得立刻上阵争锋邀宠。
滞荥阳关中试萧何灭赵国井陉俘左车
汉王刚柔皆备、软硬兼施,把个九江王弄得服服帖帖、心怀感激。英布在新公馆里住了不到两天,汉王便拨兵一万,派他前往成皋前线接替比武受伤的王陵守关去了。英布虽舍弃不下刚刚到手的新妾,却因已为人臣,君命难违,只能提枪赴任不提。
▲英布剧照再说霸王等龙且风卷残云般消灭了九江兵,拿下六安后,趁着锐气,发兵荥阳。他这次出兵,志在必胜。一来,他经过休整,元气得以恢复;二来,范增刚才告之,王陵一臂已废,不足忧矣。原来范增派亲兵押送王母赴荥阳时,恐途中生变,特地命丁公重金央请路经彭城的大侠季布之胞弟季心相见。这季氏兄弟,季布名震江东;季心则享誉关内。季布已人随项羽,而季心则始终隐于江湖,不问*归谁家,专门浪迹人间,代抱不平。
季心与鲁地的大侠朱家相善,此次访朱家后,待返关内,本欲到彭城见一见数年未面的季布。碰巧季布随*战荥阳,只得见了同母异父之弟丁公。丁公本事有限,全仗两个“哥哥”的大名混饭吃,季心来看他,恨不喊得天下个个知道才好。所以才有范增请季心之事。会见之后,季心接受了暗中保护王母的请求。从彭城到荥阳,他一路上听亲兵议论王陵事,便心里不服。后来他潜入*帐,目睹了王母伏剑、霸王拔石,对霸王之神力及胞兄所以相随有了了解。
他唯一不服王陵,当夜悄悄见了兄长一面,就流入荥阳城。偷入虎牢关后,遗书一件,指名与王陵单独比试决雌雄。王陵本是江湖中人,惜名胜命,接受了挑战。虽然他因丧母伤神,却自信根底深厚,不致败北。三更时,两强如约走会。交手百合之后,王陵左臂中刀。季心亦叹其功精德厚,故无意再逼,收刀急适。霸王兵抵城关,闻得守关的就是英布,一腔怒火,直冲脑门恨不得力克雄关,生吞了英布。一来,英布初到,临战换将;二来,霸王兵锐气盛,关上危情屡现。王陵耳听杀声震天,躺不住,裹着几断之臂、强忍巨痛,上关参战。汉王刘邦闻得战事吃紧,荥阳宫里坐不稳了,他推开粉嫩嫩、娇滴滴的戚姬姫,亲登城楼,鼓劲助战。汉兵见汉王、主将皆与同战,士气大振,天黑前,击退楚*进攻。可是这一天,汉*的伤亡挺大,城头死尸纵横。
▲刘邦剧照汉王从关城上下来,回到宫里,不顾疲劳,连忙把从敖仓赶来的大将周勃召来问话。刘邦为何要在战事吃紧千头万绪时找周勃呢?因为汉王深知,两*对阵,粮草为本的重要。没有粮草,仗一天也没法打。今年江淮粮食丰收,而关中天旱歉收,一斗米卖到万钱,百姓已有逃荒的了,为此粮食供应及后方的巩固,无时不挂在他心上。常言道:“天字出头夫作主”萧何扶立太子,坐镇关中,寡人这里人力粮草,无不仰仗于萧何,他会不会生出“自作主”之心?又有言道:“人心隔肚皮,好歹自心知”,虽然我俩同起于沛,但是越熟有*。所以刘邦曾接二连三派人回栎阳“慰问”丞相萧何。
结语
萧何自从决定把自己的命运与属下小亭长的兴衰联系到起时,跟刘邦荣辱与共的思想便坚定不移了。他也相信自己的这份忠诚刘邦心里是有数的,所以他问心无愧地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与オ智。关中受了灾,存粮有限,为了平抑粮价,保证前方的供粮,他费尽了心思:一是对屯积居奇的商人、大户采取定购*策;二是可以用缴粮的方式来换取免征上战场的任务。连宣曲任氏虽是好友任的侄子,也没有破例,照样地交黍米以抵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