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懒人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小时候靠父母抚养,大了靠媳妇。他懒到什么程度呢?饭就在眼前,必须要别人递到嘴里。有次媳妇回娘家,害怕他饿死,于是就烙了一张大饼套在他脖子上。结果一周后,媳妇回了家,发现丈夫还是饿死了。原来这个懒人竟然懒得把饼转个圈,只知道吃嘴边的,嘴边那几口吃完以后,就被活活饿死了。
听到这个故事,不少人都认为简直过于离谱,怎么会有人活生生把自己饿死呢?其实就在现代社会,还真的出过这么一个懒人。河南小伙杨锁真实上演了懒人吃饼的故事,23岁的他因为父母双双离世,没有人照料,结果饿死在家中。这场悲剧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年,一个男婴在河南信阳某村的杨家呱呱坠地,可把他的父母激动坏了。那时候,农村里的人还残留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他的父亲老杨心想:这下杨家有后了!为了能把儿子永远“锁”在家中,让他光宗耀祖,父亲给他取名杨锁。
杨锁三岁的时候,与他年龄相近的小孩早就会下地跑跳,但是杨锁却在母亲的怀里呆着,脚从来没有沾过地。用杨母的话来说,杨锁是他们家的“宝贝蛋”,下地走路万一受伤了可怎么办呢?杨锁就这样一直被母亲抱到8岁。眼瞅着孩子越来越大,已经抱不动了,这下他父母该放他下地了吧?——并没有,老杨竟然做了个扁担,让杨锁坐进去。每天杨母都挑着扁担带着他,村民们见状纷纷摇头。
在家里,杨锁犹如小皇帝一般,而在外面,他是个小霸王。有一次杨锁被母亲带着到村口去跟别的孩子们玩耍,饿了以后杨母从包里掏出两个猪油饼。在90年代,猪油饼可以说是很珍贵的佳肴了,一般只有过年过节饭桌上才能遇到。结果杨锁吃了一口就吐了,嫌弃猪油饼太腻。旁边几个小朋友眼馋,也想尝两口,杨锁见状便直接把两个饼扔地上,还踩了两脚,说道:“我的东西就算扔掉也不能给你们吃!”
杨锁这种娇惯的性格,让村里的同龄人对他敬而远之。由于没人跟他玩耍,杨锁感到非常孤单。父母看他在家里没事可做,便干脆让他跟别人一样去学校里上学。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宝贝儿子是绝顶聪明的天才,一定能创造一番成绩。
当然,事实并非如此,杨锁一到学校里就成了问题学生,不仅经常不写作业,还因为孤傲的性格被全班同学孤立。每当老师为教育杨锁的事与杨家父母沟通时,父母都会极力维护,还责怪老师不会教育学生。杨锁的老师见状,便干脆不再管他。由于杨锁经常旷课、不写作业、不考试,还违反校规校纪,不久以后就被学校开除了。不过此时杨家父母还没意识到错误,他们把这一切都归结于学校。
直到老杨患绝症的那天,杨锁赖以生存的杨家正面临着瓦解的危险。在父亲去世以后,杨母的日子变得非常艰难。她要带着杨锁去打工,一天忙的脚不沾地。有时候她实在顾不过来家务事,终于想起来让儿子干活。然而这时杨锁已经彻底变成一个废人,他不仅不买账,而且还会辱骂、殴打母亲。
杨母突然想起,以前丈夫还未过世时,杨锁还小,有一天他看大人干农活太辛苦,于是便提出帮忙干活。当时自己是怎么说的呢?——“我家锁儿宝贝怎么能干活呢?累着宝贝可怎么办?”然而,现在杨母想来,只感到无限悔恨。
杨锁18岁时,母亲也撒手人寰。此时他还不知道,一场悲剧即将袭击他的人生。杨锁像天真的孩童一样,仍旧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他懒得做饭,懒得洗衣服,即便村民、亲戚接济他,他也不会把那些生肉生菜做饭吃。饿的时候,他就变卖家里的家具,然后到镇上买熟食填饱肚子。杨锁甚至懒得去村里的厕所解决生理问题,直接在院落里上厕所,然后用土简单地埋一下。
他的堂哥杨德玉实在看不过去了,于是把他接到自己家里来。然而杨锁在寄人篱下的时候还不知道收敛,仍旧摆一副皇帝的架势,甚至让堂哥一家喂饭穿衣。杨德玉和他媳妇苦不堪言。
为了能将堂弟变成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其实杨德玉也曾经努力过。他先是将杨锁介绍到附近一家工地看场子,但是杨锁在上班时居然呼呼大睡,还和工地里的工人起了冲突,最后被老板轰回家了。后来,杨德玉又把他介绍到饭店里帮工,杨锁居然在后厨大吃二喝,把第二天饭店准备婚宴的食材全都偷吃了,老板把他直接骂跑,还向杨德玉索要了一笔赔偿。
杨德玉看着堂弟这副德行,简直是恨铁不成钢,他一气之下把杨锁赶回了原先的家,任他自生自灭。杨锁回到臭气熏天的家以后,就继续得过且过。他先是把家里所剩无几的几件家具全都变卖,冬天为了生火取暖,甚至把床都烧了。原本就不富裕的家,被他变成了废墟。他就这样穿着那件唯一剩下来的衣服,缩在角落里挨饿。
直到年12月,临近年末,家家户户都非常忙碌,杨德玉已经有一个星期没去看过堂弟了。他猛地想起来以后,连忙带着一些食物和换洗的衣服。结果等到了杨锁的家中,竟然发现他已经离世。在法医看过以后,得出一个让人震惊的结论,他是被活活饿死的。
他真的是被饿死的吗?杨德玉痛心疾首地说,他是懒死的。村民们说,他是被父母亲手杀害的。
杨锁的故事,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他的父母自他出生后,就给予了正常人所不能承受的溺爱。其实除了他以外,社会上经常有这样的“巨婴”,他们没有独自生存的能力,父母活着的时候,他们尚且能够苟活;等到父母去世,他们没有依靠,很快也会丧失生命。这些人就如同菟丝子一样,寄生于父母。
我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对于父母这个身份,法律规定了三种义务——抚养、教育、保护。那些“巨婴”的父母,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们忽视了父母最重要的职能“教育”。抚养和保护都是暂时的,只有教育会持续作用于孩子的一生。抚养给孩子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保护给孩子提供了安全的成长环境,而教育给孩子提供的是未来的保障。
又或者,如果我们把人的生命分成两部分,外在的生命与内在的灵*,那么溺爱就是在毁灭一个孩子的灵*。假如杨锁的父母没有去世,他们长命百岁,能够一直照顾杨锁,那么杨锁的人生就真的幸福吗?他如同行尸走肉般活着,已经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而这些都是杨锁父母给予的。溺爱真正的危害并不只是让孩子的未来没有保障,而是将孩子生存的意义扼杀于摇篮里。
(本文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