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呕吐用伏兔
伏兔,位于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膝盖上方,肌肉绷紧时像一只兔子伏在那里,因此而得名。这只是表面现象,伏兔的背后还有很多层含义。
首先,伏兔与茯菟同音,茯菟是一种植物,是因为茯苓和菟丝子生长在一起而得名。茯苓健脾利水,菟丝子补肾,所以伏兔穴主治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气,脚气,这些病症都与脾虚有湿,肾虚腰膝酸软相关。
其次,伏者,俯伏也;兔者,十二地支属卯,卯兔,卯五行属木,木盛生风,木克土,风盛袭胃,可致胃气上逆,引起呕吐。因此伏兔者伏风也,俯伏胃气上逆,有止吐作用。临床对恶心呕吐有显著效果。其实古人在这里已经埋下了伏笔,伏兔与‘伏吐’谐音,是止吐的意思。
提示:有关穴位的讲解,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