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妇人年届七七,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脉虚,生殖机能丧失,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以致出现一系列或轻或重的证候,给患者造成痛苦。
西医的更年期综合征相当于中医的“绝经前后诸证”。
据临床表现,绝经前后诸证可分如下三型辨证论治。
肾阴虚证01主要证候:月经先期,量多色红,或淋漓不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烘热汗出,皮肤干燥,感觉异常,口干便燥,或带下量少,阴道干涩,性交阴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阴。
方药:六味地*丸合大补阴丸加味。
熟地*,山药,茯苓,山萸肉,泽泻,牡丹皮,知母,*柏,龟甲,制何首乌。
方中大补阴丸之熟地*、龟甲滋阴潜阳以制虚火;配*柏、知母清泄相火而保真阴;
加何首乌滋肾填精。
与六味地*丸合用,全方共奏滋肾填精、养阴潜阳之功。
兼水不涵木,肝阳偏亢,症见头目眩晕,烦躁易怒者,加天麻、钩藤、枸杞子、菊花、白芍、牛膝平肝潜阳,滋水涵木。
兼水不济火,心火偏亢,症见心悸,失眠多梦,喜怒无常者,加酸枣仁、五味子、菖蒲、*连、鸡子*、甘草、小麦、大枣、百合泻心火,滋肾水,交通心肾。
肾阳虚证02主要证候:月经量多,色淡质稀,或淋沥不绝,神疲肢冷,精神萎靡,面色晦暗,腰膝酸软,面浮肢肿,便溏,尿频失禁,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肾扶阳。
方药:右归丸加味。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附子,补骨脂,巴戟天,仙茅,淫羊藿。
方中熟地*滋肾养血,填精益髓,配山萸肉、山药以生肾水;
附子、肉桂温肾壮阳,补益命门,与上药水火互济;
补骨脂、巴戟天、仙茅、淫羊藿补肾壮阳;
菟丝子、杜仲、鹿角胶补肝肾,温督脉;
当归、枸杞子养血柔肝益冲任。
全方共奏温补肾阳、滋补肝肾、调养冲任之功。
兼火不燠土,脾虚不运,症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者去当归、枸杞子之碍脾,加*参、白术、干姜、甘草健脾益气止呕。
兼心脾两虚,气血虚弱,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者,加服归脾丸。
若阴阳两虚,时而畏寒,时而烘热汗出,头晕耳鸣,腰膝乏力者用二仙汤合大补阴丸。仙茅、淫羊藿、当归、巴戟天、知母、*柏、龟甲、熟地*滋阴降火,调理冲任。
肝郁脾虚证03主要证候:月经赶前错后,量或多或少,经前乳房作胀,忧虑多疑,抑郁不乐,头痛目眩,口燥咽干,往来寒热,神疲倦怠,恶心食少,舌淡红,脉弦而虚。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方药:逍遥散加味。
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香附,佛手。
方中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香附、佛手行气疏肝解郁。
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俾气机舒畅,脾健血旺,以上诸症自愈。
兼肝郁血虚,发热或潮热,自汗或盗汗,头痛目赤,怔忡不宁,小便涩痛者加牡丹皮、栀子凉血清热泻火。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绝经前后诸多证候的出现,是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是妇女脏腑、组织、器官由强到弱,由盛到衰的转变时期,毕竟是将届老年,其证自然属虚,肾虚是致病之本。
治疗宗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或兼寒热(火)痰郁,也须在补虚的基础上兼而治之,从而燮理阴阳,达到“以平为期”,使患者平平安安地度过围绝经期。
本文节选自《平阳陈氏妇科备要》。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平阳陈氏妇科备要》,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平阳陈氏妇科备要》是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妇科常见病的一本书。对于妇科病的论治范围,《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做了精辟的概括,即“男妇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癥,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
关于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和成就,上溯神农*帝,下迄近代当世,神圣名医辈出,医著佳作纷呈。既有古朴的《金匮要略·妇人病脉证并治》,又有通俗的《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既有博而全的《妇人大全良方》,又有简而精的《傅青主女科》。这些都是深受医人青睐,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妇科佳作。本编力求简明、实用、有效。但因孤陋寡闻,学疏才浅,水平所限,错舛难免,敬请见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END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平阳陈氏妇科备要》,主编:陈英都,陈焱。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优生优育,中医早就开始重视了●得了梅核气怎么办,老中医有话说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