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益母草女性之友谁看谁
TUhjnbcbe - 2021/12/2 14:55:00

导言:益母草这味药听起来仿佛是为女性而设的,但不要望文生义,虽然益母草的确对女性的益处极大,但并不是说男性就不能用了。药是不分男女、不分老少的,只要对症,就可以使用。比如用益母草治疗湿热下注所导致带下的方子,也可用于治疗男性阴部瘙痒、潮湿等。

//////////

药用益母草

《本草纲目》:“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可同用。若治手、足厥阴血分风热,明目益精,调女人经脉,则单用茺蔚子为良。”《本草求真》:“益母草(专入心包肝),一名茺蔚,辛微苦寒,功能入肝心包络,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调经解*。”

益母草非常出名的一点就是治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常与元胡、当归、白芍、香附、川牛膝等补血养血行气止痛药同用,且方中益母草的量要大一些。如益母草与香附的配伍,益母草主入血分,行瘀血而不伤新血,养新血而瘀血不滞;香附主入气分,又可入血分,能解郁调经,使气顺血行,在行气之中,兼行气中血滞,故为血中气药,妇科多用。二药配合,活血化瘀之力甚强,为妇科常用之药对,无论胎前产后,皆可随证应用。

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的效果,也常用治肾痛水肿、面目虚浮、小便不利或尿血者,与白茅根、茯苓、车前子、金银花等药配伍可提高清热利尿消肿的功效。

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Houtt.益母草《神农本草经》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

益母蒿、红花艾、坤草。

味苦、辛,性微寒。

归肝、心包、膀胱经。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

孕妇慎用。

9~30g;鲜品12~40g。

食膳与实际应用

益母草以枝叶肥壮、色灰绿、带有紫红色花者为佳。

益母草验方

益术草代茶饮

湿热下注

益母草30g,苍术30g,车前草20g,水煎代茶饮。

益母草的味道稍苦,性稍寒,有利尿消肿、清热解*的作用。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胜湿的作用,可直接用于*白带下。车前草味甘性稍寒,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作用。所以,这三味药放在一起主要就是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等症状。

女人,就像是一朵娇艳的鲜花,需要你的细心呵护,才能花期长存,容颜不减。女人这朵花,想要耀眼地开在阳光下,健康就很关键了!或许是上天对女人这朵花,有一种特别的眷顾,特意种下了益母草,守候在女人身旁,为她们拂去很多妇科疾病的阴霾。益母草究竟能治哪些妇科疾病?且看正文!

由于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易发生血行不畅、瘀血阻滞的病变,故在临床用药中,选用活血化瘀药物,因其具有通畅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作用。此类药物适用于妇女一切瘀血阻滞疾病。

益母草调经种子,妇产妙药

益母草,性味辛、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入胞宫。

功能活血调经,祛瘀生新,止血利水。李时珍称:“其功益于妇人,故有益母之称。”有些地方民间称之“坤草”,可见其为妇产科要药。

应用

1.活血调经

如月经量少,月经后期,闭经等。常配合当归、川芎、地*、白芍、香附等。方如益母胜金丹(《医学心悟》)等,也可单用益母草膏。

2.种子

对瘀滞冲任、胞脉,两精难合之内分泌失调不孕、免疫性不孕有调经、促排卵、种子、调节免疫之功,亦用于辅助生殖技术调治。配用药如上,方如经验方调经毓麟汤。

病案举例

范某,30岁,曾人工流产一次后至今4年未孕。

多方面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诊断为“不明原因不孕症”。月经推迟3~5天,量少。诊时值经期第3天。小腹及腰胀痛不适,舌淡红苔薄,脉弦软。查内分泌6项未见明显异常。此属肝肾不足,气血失调之继发性不孕。治宜补肾养血,理气活血。方用调经毓麟汤加减:益母草15g,丹参15g,熟地*15g,当归12g,白芍10g,川芎10g,香附12g,白术10g,仙灵脾12g,枸杞子15g,菟丝子30g,覆盆子10g。10剂,水煎即日服,1日1剂。

本案系外省患者,1月后电话相告,药服完后因故未复诊。不料当月即受孕,后在当地检查胎孕正常。

3.安胎

用于免疫性流产夹有瘀血者,常与当归、白芍、熟地*、菟丝子、续断、阿胶等配伍,如经验方消抗固胎汤加之。用于孕妇母儿ABO血型不合属血瘀者,用本品g,配伍当归g,川芎g,白芍g,木香g(《医学入门》益母丸),为蜜丸,每丸9g,每日2次,从孕16~17周服至分娩,可降低血型抗体,防止流产,预防新生儿溶血症。无瘀血者慎用!

4.化瘀止血

(1)异常出血月经病:如经期延长,月经过多及崩漏等出血难止。常配三七、蒲*、当归、地*等。如经验方固冲汤,《傅青主女科》之平肝止血汤加之。

病案举例

白某,32岁,半年来月经量多,经期10~15天,周期20天。3月前行宫腔镜检查,病检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样变”,术后用西药2月,经量减少,经期仍10天以上。来诊时为经潮第3天,量多色黯,腹痛,口渴心烦,大便干结。舌红,苔*,脉弦数。诊断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子宫内膜息肉?)。证属血热夹瘀,冲任失固。治宜清热凉血,化瘀调经。方用清热固冲汤加味:益母草30g,*连10g,*芩10g,生地炭10g,白芍12g,大*10g,蒲*炭10g,牡丹皮10g,茜草炭10g,乌贼骨15g。7剂,水煎服,1日1剂。

药后月经8天净,余证已不明显,舌红,苔*,脉弦。妇科检查:子宫后位,正常大小,欠活动,压痛(+),双附件(-)。改用芩连四物汤加味:生地*10g,赤芍15g,当归10g,川芎10g,*连6g,*芩10g,牡丹皮10g,丹参15g,蒲公英20g。10剂。

此后月经7天净,余无不适。妇科检查:子宫压痛(-)。

(2)产后恶露不绝:用于产后恶露量少、量多、不绝,胎物残留(属胞衣不下),人工流产不全等。常配药如上,方如益母生化汤、经验方净胞饮等。

病案举例

一女,人工流产后恶露量少,10余日不尽,B超检查已排除宫内残留物。自服益母草膏2天未效。嘱其加量一倍,两天后恶露净而无所苦,此为加强子宫收缩以止血。

(3)癥瘕出血: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包块出血等。常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土鳖虫、田三七等。如经验方宫瘤非经期方,宫瘤经期方。

(4)活血利水:①用于西药促排卵、超促排卵引发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之腹水、胸水。多与桂枝、茯苓、白术、当归、泽泻、枳壳、葶苈子等配伍,如当归芍药散加之。②用于经行浮肿等,常配*芪、桂枝、白术、茯苓皮、大腹皮等。方如五皮散加之。《本草正》称:“益母草,性滑而利,善调女人胎产诸证,故有益母之号。”刘云鹏先生谓:其有辛通甘缓之长,无偏寒偏燥之弊。善于活血,血活则冲任、胞脉调畅,经调孕自成。若兼肾虚,则须合以补肾。活血化瘀可促进排卵。故其有调经助孕之功。

关于止血,其实是化瘀,瘀血去则血可循经,也是促使子宫收缩的结果。也可用益母草注射液,有较好的收缩子宫效果,与垂体后叶素相近。

此外,尚可用于肾病水肿、高血压等病。

关于妊娠期,此药多被认为禁用,因其为活血化瘀药。余认为并非绝对不能用,对有些特殊妊娠病证,可在适宜方中用之。如免疫性反复流产有瘀滞者,有改善胞脉血循,使胎元得养之效。但是量不宜大,10g左右即可。临床常用经验方调经毓麟汤治不孕,往往有患者因故未复诊,自主继续服用而妊娠者,并未见伤胎。当然已知妊娠,一般应停用。应属妊娠期慎用药。关于“落死胎”之说,属古代条件所限而用之。现代对胎死腹中,则多采取人工流产术或宫腔镜手术,安全有效。三四十年前,用中药“打胎”而大出血者并不罕见。

用量用法

调经一般用15g,化瘀止血须30g,残物残留一般用40g,利水降压一般30g左右。益母草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临床应用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然而过量,或长期使用,也有中*可能。

药理参考

①兴奋子宫作用:对多种动物的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使收缩力增强,甚至发生阵发性痉挛,可致家兔流产。有抗着床、抗早孕作用。②抗凝血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有溶栓作用。③扩张血管:能明显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有抗心肌缺血、降血压作用。④有利尿作用,使肾血流量明显改善,尿素氮排出增多,改善肾功能作用。⑤抗氧化,使血液、心、脑等组织中过氧化脂质下降。

附:茺蔚子

系益母草子,性味、功用与益母草相近似,并能明目,药理研究含维生素A物质。一般用量6~10g。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益母草女性之友谁看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