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iland
泰国
人妖?xing都!"塞班友乃"?
更加妖魔化的,是网络带来的只言片语,还是我们浅识的内心。
1这些偏见,真是一条比一条刺耳
前几天去洗剪吹烫,在得知我长期旅居泰国后,果不其然又有人问出了那个很tacky的问题:“泰国是不是满街都是人妖啊?
“人妖”,多么刺耳的两个字。还没等我缓过来,又听到了另一个更tacky的问题:“泰国那么穷,真的能挣到钱吗?”
呵呵,这下好了,刚人身攻击完变性人这个群体,现在又上升到国家的角度了。
“你说的是变性人吧?有是有但不是满街都是。至于穷,哪里都有穷人和富人不是吗?”一会儿还要剪头发呢,我可不想得罪我的托尼,当然要保持微笑平心静气地作答。
“那你怎么解释‘塞班’那个人,还有那个唱歌的抖音女神,他们真的是那样讲话的吗?”他接着问,语气里明显带着我怎么回答他都不会相信的自信。
“什么抖音女神?我没有听说过。”
“就是唱泰语歌的那个啊,她就是人妖啊,听说是第一美女呢,你见过她吗?”
“先洗头吧,我赶时间。”此时我只想假装高冷,赶紧结束聊天。
“泰国还是xing都吧,我朋友去了后跟我说全部都是那种*色交易。”
“怎么可能!”这个莫名其妙的标签真的突然点燃了我心中的怒火。
“怎么不可能,本来就是啊!”他理直气壮地狡辩。
“你朋友去了哪里?呆了多久?跟团去的吧?去的芭堤雅吧?看了娱乐秀吧?第一次出国吧?外语不咋地吧?可能都不知道曼谷是泰国的首都吧?”情绪上来了,我自己拦都拦不住。
“嗯”,他还真的给我嗯了一下。
“所以啊,你是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啊。我住了这么多年怎么就看不到他说的‘全部都是*色交易’呢?当然,信他还是信我随你,我希望你能亲自去一趟泰国再下定论。”
我跟他生什么气?对牛弹琴牛没反应不是牛的错,是弹琴的人眼瞎弹错了地方。
2
那些被部分网络博主带偏的泰国形象
虽然我强行停止了有关泰国的聊天话题,但那天在洗剪吹烫的整个过程,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以上这些我们明明知道很愚蠢的偏见,却一直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作怪?”
从他的问题用词入手,我追寻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排序不分主次):
先说‘塞班’。一句“塞班友乃?”让全网爆笑了几个月,也让泰国在被疫情占领的国际市场中找回了一点话题度。我至今不知道塞班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但我知道如今再次提起“塞班”,人们脑海里关于“泰国很多不男不女”的印象更深了。毕竟,视频里的确是一个穿着女性化服饰的男子用着先温柔后金刚的语调在深山里寻找塞班。这不是其他国家的网友恶搞,而是泰国人自己的原创。
TIMES君无意评判这种行为的对错好坏,因为在法律之下每个人都有权利保持自己的爱好和个性。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本意向世人公开展示这样的形象,那么就不要怪世人以这样的形象去解读你,对吗?(这里拒绝过度解读/有色眼镜,只谈外在形象)
再说他口中的“抖音女神”。抖音是个好地方,它让很多草根崛起,也让很多人躺枪,我就是那个中枪的。
举个例子,我所在的省份人们普通话大多不标准,个别人的口音更是特色十足。也许是这个特别的口音让他们找到了自信/灵感/切入点/噱头?他们开始频繁在网上发布一些进一步“妖魔化”自己口音的小视频以获得更多浏览量。
事实证明这招挺有效的,从数据看他们的流量目标好像是达成了,但真的把其他不是这样讲话的人害惨了!自从他们那种讲话阴阳怪气的地方口音走火之后,其他外省的朋友总是问我:“你们那里真的是这样讲话吗?”
而每当我每次解释不是时,都会被他们拿出的若干个小视频作为证据质问:“那你怎么解释?”
我怎么解释?我还能怎么解释?你看看就站在你面前的活生生的我啊!
同理,很多人之所以对泰国有偏见误解,真的要“感谢”一些影视剧作品和网络博主的极端个人主义塑造。比如:变性人总是那么妖艳势利;泰国人肤色总是那么黝黑,穿着总是那么褴褛;金三角更是中枪重灾区,好像每个人都是贩*的一样……
去过的且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自然知道孰是孰非,但没去过的又爱人云亦云的人就棘手了(偏偏这类人又居多又爱传谣),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我朋友说这个”“我朋友说那个”的事情发生……
你身边应该有不少这样的“朋友”吧?
3
好好说话,不要添油加醋
当然,有些朋友是真的去过泰国,真的遇见了不好的人和事,真的有足够的证据和理由说泰国不好。
可以理解。我偶尔也会在一天内被泰国人气死/恶心死/感动死。我也会和朋友吐槽那一天的抓马狗血,那个人的愚昧无知,但我不会隐瞒细节或夸大事实,也没忘记事后反省或换位思考。
比如说我和朋友曾在芭堤雅被色眯眯的警察眼神调戏过,但我不会说“泰国的警察都是色魔”,而是“我对芭堤雅的警察印象不是很好,因为……”。前一句很不负责地把泰国警察这个群体打上标签,而后一句因为陈述事实经历,不是发泄情绪。
一样的,当你想说泰国人穷,也许你应该说你认识的泰国人都很穷(大概率因为你也很穷);当你说泰国都是***交易,也许你应该说我在泰国专门去找了很多***场所(不然你以为这些你想找就这么容易给你找到?);当你说泰国人都很黑很丑,也许你应该说“我审美单一除了高瘦幼白其他全部都是丑”。
总有人问我泰国好不好?危险不危险?晚上出门安全吗?出门不反锁东西会被偷吗?
Well…第一,我只长居清迈,没有走遍住遍泰国,不能代表泰国,也不能代表清迈,只能代表我自己和分享我的经历。
第二,好坏/危险/安全这些都是要看参照物和个人经历的,如果你曾在里约热内卢经历过枪林弹雨,那么清迈的小偷小抢对你来说算不算危险?如果你在国内元只能租地铁口60平的公寓,到了清迈能租乡间平的小别墅,你说是好还是坏?
第三,我在清迈这么多年都没反锁过门也没丢过东西,结果你一学我就丢了东西,这损失谁负责?(别人住高档小区不关门,你住贫民窟也学着不关门,怪sei?)
所以啊,为什么这些针对泰国的偏见总是阴*不散?我觉得可以总结为:
1某些博主/影视剧话题比较重口味,不计形象,夸大事实,添加戏剧成分以博得更多眼球;
2有些泰国旅游项目内容庸俗敷衍,不重服务不走心。部分直接服务外国游客的泰国人(如嘟嘟车司机)居心叵测,急功近利,因个人形象作风问题让游客不满,从而整个行业甚至国家的形象都受损;
3访泰旅客以偏概全,妄下结论,爱贴标签;
4总有些优越感爆棚的人,思维封闭,不管什么都是自己的最好;
5部分听者没有分析/思考/辨别能力,继续传播偏见。
TIMES君觉得要减少这些偏见,我们能做的说多不多(因为我们不能控制别人的思想),说少不少(但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先从有一说一,尊重事实做起吧。下次说起泰国(人),和说起任何国家(人民)一样平静,不添油加醋,不纵容包庇,有什么说什么,说清楚说具体,不忘记任何一个坏人的欺负,也别辜负了任何一个好人的帮助。
清迈TIMES
作者/清迈TIMES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投稿邮箱chiangmai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