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名老中医的“家传秘方”~记得收藏哦
1复发性口疮
绿豆羊肉汤治疗复发性口疮
羊肉克、绿豆30克、生姜5克、大枣10粒。
加水适量炖烂取服,每日1剂。
温阳健脾,甘寒解*。
药方提供:吴光烈,六代祖传中医世家,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医院名誉院长、南安市中医药学会名誉理事长、泉州市中医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虫二按:此方之口腔溃疡为脾肾阳虚的口腔溃疡。为食疗佳品。
2产后出血
祛瘀止血汤
桃仁、当归、*芩、茜草各10克,红花、川芎各6克,赤芍12克,生地、海螵蛸各15克。水煎服,每剂煎2次,分别于饭后2小时服用,日1剂,连服3日。
祛瘀止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出血、产后出血,属瘀血证者。见阴道非时出血,经久不止,血色暗褐,有块或黏稠,伴少腹疼痛;舌黯红或瘀点,脉弦或细涩;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
桃仁、红花、赤芍、茜草活血化瘀,据药理研究桃仁有促进子宫收缩,改善血流阻滞的作用;红花有明显收缩子宫的功效,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生地滋阴凉血,川芎、当归养血活血;海螵蛸收涩止血,*芩凉血止血。诸药相配,辨病与辨证结合,共奏祛瘀止血之功。
3不孕
滋肾散
熟地、甘杞、女贞、*精、丹参、白术各15克,旱莲草、菟丝子各20克,*芩、续断各10克。
养血生精,滋肾促孕。
月经后期、闭经、不孕,属肾阴虚亏者。症见经量过少,色红无块,口干,头晕,耳鸣,腰酸,舌红苔少,脉细数。
熟地、甘杞、女贞、旱莲滋肾阴;*精润肺滋阴,补脾益气;白术补益脾气,且可制滋阴药之腻滞;菟丝子、续断补肝益肾,行血脉,尤以菟丝子补阳益阴,守而能走,补而不腻;丹参或活血补血,*芩清热以抑阴虚之火。诸药合用,共奏养血生精,滋肾促孕之功。
药方提供:钟秀美,主任医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医院副院长,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泉州市中医药学会会长等职。
4便秘
腹胀、身热、口渴、小便不利、大便不通,少腹急结拒按、乱语,脉细数,舌质红绛,舌苔*厚,属阳明腑实证。病机为劳累,又重伤6天后,体质虚弱,里热炽盛伤阴,神昏乱语乃津不能继,故身热、口渴、小便失利;阳明里热与燥屎相结,腑气不通则少腹急结、拒按;燥热之邪夹浊气上扰心神,则神乱如狂;热伤阴津则舌红绛、苔*腻等。中医治当先荡涤燥结,用大剂大承气汤加味,方用很便宜。
生大*15克、芒硝12克、生甘草4克、鲜芦荟2片、鲜番泻叶3大叶×2剂。
方中用芦荟、番泻叶均归大肠经,有泻下导滞之功,是方中重要引药。
药方提供:郭鹏琪,医院主任医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医院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福建省理事会理事,福建省中医内科委员会副主任,省中医研究组长。
5神经衰弱、癫痫、慢性肾虚
温清汤加味
茯苓15—30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枳实10克、竹茹10—15克、肉桂2—3克、大*3—6克、甘草3克。
健脾温肾,清热化痰。
应用于痰热或痰湿所致各证,如神经衰弱、癫痫、慢性肾虚等。
6泌尿结石
胡桃三金汤
胡桃15—30克、金钱草30克、内金15克、海金砂15克、葛根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