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体温(以下简称BBT)是静息6-8小时后初醒,未作任何活动时所测得的体温,是反映机体静息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水平的客观标识之一。正常有排卵妇女月经周期的BBT呈现典型的双相曲线型,即月经来潮后至排卵前呈低温相,排卵日可降低0.1-0.3℃,排卵后由于*体产生*体素,使BBT轻度升高,一般高于排卵前0.3-0.8℃,此期称之高温相,在月经来潮第1天或前1-2天下降至低温相水平。
BBT典型双相型变化,缘于卵巢周期的节律性改变所致,即低温相系发育期卵泡所产生的雌激素,排卵期低温相系成熟卵泡排卵前所产生的雌激素高峰,高温相系排卵后*体所产生的孕激素,下降期由于*体萎缩所致的雌孕激素同时下降。典型的双相型BBT,表现为低温相温度低于36.4℃,持续时间14天,一般不长于20天;高温相温度高于36.7℃,持续12-14日,除妊娠外,一般不长于18天。不典型的双相型BBT,多因卵巢排卵障碍所致。如低温相过长多因卵泡发育迟缓所致;低温相偏高多因卵泡发育停滞或卵巢功能衰退或炎症所致;排卵期低温不明显,多因卵泡发育不良或盆腔炎症所致;排卵后高温相上升温度低于0.3℃,或缓慢升温长于3天,或高温上下波动大于0.3℃,或高温持续时间短于9天,多因*体功能不足所致,高温缓慢下降长于3天,或持续时间长于18天,多因无排卵成熟卵泡*素化所致;高温持续18天以上,可考虑早孕。由于BBT可以反映卵巢功能,其中虽因多种原因约有10%不准确,但其对孕激素反应快且较为灵敏准确,临证应用简单、方便、经济、无痛苦,具有其他方法所不及之优点,为诊断慢性排卵障碍性疾病所适用,对中医妇科临证拟方用药及判断用药效果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笔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初步归纳如下:(1)低温相偏短--滋阴凉血低温相10天者,偏于过短。患者多有月经先期、月经量多,其则经行不畅或淋漓延长等症。常因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期缩短,月经频发,但排卵和*体期仍为正常。如患者为更年期妇女,则呈现卵泡期和*体期均缩短和早绝经。此期生理是肾中之精由虚渐盈,平稳过渡到“重阴必阳”“氤氲之气”自然产生的过程。如肾精未盈,虚热内扰,则血室不宁,月事先期而至,甚则难以循经,致月经量多、经行不畅或经期延长等,治宜滋阴凉血。案例:王某,女,12岁,年5月5日诊。10岁初潮后月经一直紊乱,或不足两旬一潮,或潮时淋漓不畅。末次月经4月25日—5月2日,量多,色鲜红。上次月经4月5日—4月13日。自诉平时常觉手心发热,午后乏力。自测BBT低温相不足10天。舌尖红苔少,脉细微数。拟方:生地、熟地、北沙参、白芍、枸杞子、山茱肉、山药、当归、丹皮、地骨皮各10g,*柏、茺蔚子各5g,每月月经第5日起服15剂。连续服用4个月经周期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2)低温相偏长——益肾填精低温相20天者,偏于过长。患者多有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甚则不孕等症。多由卵泡期延长所致,常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之先兆。此期生理是肾中之精由经后的虚少至“氤氲期”的渐长而满,新的生殖之精成熟外泄。肾精不足,则不能如期而盈,“虚者填之”宜以益肾填精法治疗之。案例:张某,女,32岁,已婚,年6月7日诊。5年前于3个月内连续两次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周期逐渐延后,经量减少。近半年周期1-2/1-3月,量极少,甚则点滴即净,口干唇燥,腰膝酸软BBT低温相长达25-70天。舌尖红少苔,脉细小。拟方:生地、熟地、北沙参、麦冬、白芍、枸杞子、*精、当归、云苓、炒白术、炒枣仁、制首乌、泽兰叶各10g,炙甘草6g,每月月经第5日开始服20剂,连服5个月经周期后,月经周期1-3/30天,经量明显增多,基本恢复正常。BBT呈典型双相。(3)低温相偏高——宣郁泻浊低温相≥36.5℃,偏于过高。患者常有经后淋漓,或带下黏腻夹血,情绪波动,口苦口膩等症,多因卵泡发育不良或盆腔慢性炎症所致。肾精乃谷中之至精,今肾精满盈不力,反为湿浊所侵,致使胞脉郁滞,或经血淋漓,或带下黏腻,治当宣郁泻浊。案例:王某,女,36岁,已婚,年12月6日诊。月经不调半年,周期7-10/28-32天,每于经潮4-5日后,量少淋漓不净或带下污浊夹血,小腹胀楚不适。BBT低温相36.6-36.7℃,舌暗红、苔白膩,脉滑。拟方:当归、赤芍、丹皮、郁金、败酱草、益母草、薏苡仁、云苓、车前子、革薛、泽泻各10g,柴胡6g,*柏9g。于月经第3日至“氤氳前期”服用,如此加减连服3个月,行经期及BBT均趋正常。(4)高温相偏短——益肾疏肝,温补肝肾高温相≤10天者属偏短,患者多有月经先期,经前出血或经量偏多,合并不孕或孕后易堕等症,多由卵泡期卵泡发育不良,而致*体期*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不规则成熟或分泌不完全所致。此期当为肾中由“阴平”转“阳秘”阶段,阳虚“乐育之气”未振,血海先期而泻,致使冲任不固、经期提前,或摄精无能而不孕,或孕后失养而胎堕。治当肝肾兼顾,宜温宜补。案例:高某,女,34岁,已婚,教师。年8月6日诊。1年前行右侧输卵管+右卵巢畸胎瘤切除术后,月经周期趋短,经量渐多。近月周期5-10/22-25天,经量多、色淡红、质稀薄头晕乏力、形寒气清。自测BBT高温相6-8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拟方:当归、白芍、熟地、*参、菟丝子、枸杞子、淫羊霍、巴戟天、肉苁蓉、炒白术、制香附各10g,川芎6g,炙甘草5g。嘱氤氳后期至经前每日1剂。连服3个月,经候如常BBT高温相10天。(5)高温相参差——活血通络高温相上下波动呈锯齿状或山峰状,或排卵期后升温,或经前期降温均≥3天呈阶梯状者,属高温相参差,多由*体不能在3~5天内完全退化,或退化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持续分泌一定数量之孕酮致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落,多见于人工流产、引产后,合并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和子宫腺肌病者。患者多有经前乳胀,经行不畅或经后淋漓等症。此期应为肾阳平秘,肝气疏达,确保经脉调畅,月事时下。如肾阳不秘,肝气疏泄失常,则乳脉阻滞,胞脉不畅,治当益肾疏肝。案例:温某,女,29岁,已婚。年9月18日诊。经前乳胁胀痛或经前带中夹血2年,经来不畅,时多时少,小腹胀痛,腰骶酸楚,自测BBT高温相参差不齐。末次月经9月10日,现月经第9天未净,量少,时或赤带淋漓。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弦。拟方:当归、赤芍、桂枝、三棱、莪术、丹皮、丹参、郁金、薏苡仁、路路通、小蓟各10g,10剂。并嘱每于经期始每日1剂服用,每月15剂。如此进减连服6个月经周期后,月经及BBT恢复正常范围。(6)高温相平稳——益肾固冲高温相升温明显,且持续平稳在36.9℃以上达12天以上,视为排卵后*体发育良好孕激素水平平稳。即肾中阳盛阴秘奇恒之府无植充沛之象,也是育嗣养胎的最佳之象。这种体温相对于以往高温相参差不齐,或偏短,或偏低之未避孕求孕,尤其复发性流产患者,在及时送验相关检测同时,宜提前治以益肾健脾,固冲摄胎,以未病先防。案例:席某,女,32岁,已婚,年4月5日诊。婚后两次妊娠月余均因保胎失败,胚胎停止发育而行人工流产术,末次人工流产术年2月9日诊,术后工具避孕半年后拟妊娠,但至今半年余未孕。月经周期7-9/25-29天,末次月经年4月1日,量中,包暗红,经前经期小腹疼痛,乳房胀满,平时带下色*黏腻,舌质淡红,苔薄*根微腻,脉弦滑。西医拟诊复发性流产,慢性盆腔炎。姑拟化瘀利湿为主法,拟方:丹皮10g、红藤10g、赤芍10g、三棱10g、莪术10g、蒲*(包)10g、三七末(冲)3g、延胡索10g、茵陈10g、山栀10g、薏苡仁20g、车前草15g。每次月经第1日开始服用20剂,嘱暂避孕3个月,并自测BBT。3个月后诸症悉减,自测BBT由服药前高温相参差不齐,渐至高温相已趋平稳。改拟益肾通络,拟方:枸杞子10g、菟丝子10g、山药10g、山茱萸10g、当归10g、生地10g、赤芍10g、丹参10g、郁金10g、薏苡仁15g。每月月经第6日开始服用10-15剂,嘱停止避孕,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