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風藝術家名單-
(按年齡排序)
駱培華 李 軍 謝啓彬
鄧煒明 賀溪陽 李志平
龍錦營 *真武 馮光輝
龍錦營,一九七六年生於廣東廉江。現爲中山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小欖印社副社長。
作品獲奬: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届新人新作展『全國奬』(篆刻),『欖菊杯』廣東省首届篆刻展一等奬,第四届廣東省『南雅奬』書法篆刻展銀奬(書法)。
出版:《龍錦營篆刻選》(中國書畫出版社二〇〇八年),《龍錦營水彩畫集》(嶺南美術出版社二〇一五年),『當代藝術風尚叢書』之《龍錦營水彩畫作品集》(嶺南美術出版社二〇一六年)。
潜龍在淵——讀龍錦營的書畫印
文/薛元明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評論家協會會員)
廣東的地域文化非常獨特。粵語保留了很多的古音,許多唐詩用普通話已經不押韵,但用粵語則無妨。儘管與内陸讀音差别極大,但仍不脱漢字音、形、義三要素的節制。漢字是中國文化的長城,也是中華文化的載體。當年電腦輸入法曾經遭遇了『瓶頸』,但最終化解了,可見漢字强大的生命力。説到漢字,必然就會聯想到書法。近年來,廣東一地在書法方面開創出新的局面——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藴一旦被强大的經濟條件啓動,就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當然,所謂『人的因素第一』,地域文化最終要落實到具體的書家印人身上,進而言之,表現爲經典作品的傳承方面。鄧爾雅、吴子復等人,都是我極爲心儀的書家印人,他們都是復合型、雙栖型人物,成就全面,雖然受到西方文化影響,既可以深入傳統,又能够打破陳規,影響持續,綿延至今,文脉不絶。我在東莞長安和中山小欖諸地,結交了許多中青年書家,對他們的創作也極爲關注。這當中,就有龍錦營。
錦營和我見面機會不多,但一見如故。每有佳作,常以
若想了解更多相关资料,请扫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