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最近总找我诉苦,工作不容易啦,孩子不听话呀。这一天,她又讲到了女儿妮妮的叛逆事件——周末带她去逛街买衣服,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做什么都要看看她。选了半天,一件衣服也没选好。
她骂了妮妮,又有些后悔:想当个和善的妈妈,不和她生气,可看她连基本的选择都做不好时,又担心她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我说,妮妮这个样子,完全是因为你。同事很恼火,难道我替她做决定还做错了吗?
写给父母:你为什么不能忍一忍,别替我做决定
也许,父母替孩子做决定,你还真的做错了!
1.性子急,想早点把事做完
很早以前,同事带妮妮出去,妮妮能在商店里盯着一件小裙子看半天。所以,每次买衣服都很最头疼。偏偏同事是个急性子,只想两下子把事情做完,继续做其他的。
于是,经常妮妮还在思考到底买哪件衣服的时候,朋友就直接将看好的衣服打包装好了。名为妮妮买衣服,可实际上,妮妮不过是去服装店转了一圈,她的想法没展示半点。
性子急的父母忍不了孩子的磨磨蹭蹭,喜欢替孩子做决定,美名其曰“省时间”。
2.不信任孩子
妮妮说:阿姨,我也想自己做决定,可每次我选择的衣服妈妈都说不好看,然后把她喜欢的拿给我。
在父母眼中,孩子眼光不太好、思维不成熟……因为想把最好的给孩子,所以总替孩子做决定。
其实这是打着对孩子好的名义,行使不信任孩子的举动。
3.掌控欲太强
我很理解妮妮,同事是一个掌控欲非常强的人,不允许别人有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当妮妮的选择和她不一样时,她会非常强势的帮妮妮做决定。
有时候,掌控欲强的人能将事情安排得非常周到,可是这也会让孩子失去成长的空间。
孩子想说:为了我好,就把选择权都还给我
大人替孩子做决定的本心是为了孩子好,但有的时候,你以为的为他好,并不是真的对他好。要想真的为了孩子好,请先从把选择权还给孩子开始。
1.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个性
菟丝不管处在怎样优渥的环境中,必须攀附于高大的植物,不然就会枯萎;而胡杨林,不管处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中,都会拼命的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要想孩子成为胡杨林一样独立自主的人,就算离开了家人的安排,也能生活得很好,那么就应该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不管孩子选择的结果是好是坏,都让孩子自己来进行选择。
2.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妮妮班上有个同学,气球,责任感特别强。属于她的事情,从来不会推卸责任;不属于她的事情,经常主动承担。我见过她的家长,很开明,与孩子相关的事情完全能放权给孩子。
气球姑妈从国外回来,给她带了一件漂亮的新裙子,她特别喜欢,说什么也要穿到学校来。可那天下暴雨,她又没带备用的衣服,冻得发抖。果不其然,当天回家就感冒了。
气球呢,主动的吃了药,熬了姜汤泡脚,还把自己的体温变化记录了下来,一点也不要大人操心。用她的话来说,是我执意要穿这条裙子的,相应的后果也应该由我来承担。
父母以为替孩子做一次选择没什么,殊不知,每一次选择都会造成不同的后果。而由谁来承担这个后果,关系到孩子是否有责任感,遇到事情是否有担当。
3.培养孩子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得小的时候,不管是做什么事情,父母都会全程陪同我,什么事情都帮我做好。而等到我第一次离开父母出远门的时候,在车站买票都不会。那时候很尴尬,也很后悔,为什么之前所有的事情都被父母给代劳了?
孩子拥有选择权,意味着他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有自己做主的权利。一开始可能不太熟悉,做的不好。但长时间的练习,自然会摸索出来一套适合孩子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一直没有机会锻炼,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就会很苦恼。
因此,选择权交给孩子,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在遇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自信心
人在面对未知或者无法掌控的事情时,总会非常恐慌。相反。在面对自己能够游刃有余的处理的事情时,总会非常自信。多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意味着多给他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孩子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
写在最后:父母放权很难,但也不是不能做到
有人说,我知道让孩子自己做主很好,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要操纵孩子的心,不想放权。确实,让父母一下子完全放权给孩子,很难!但一步一步来,总有做到的一天。
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少掺合孩子的事
大多数父母并非是控制欲极强的变态,只是下意识的就帮孩子做了决定。所以父母放权的第一步,应该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遇到与孩子相关的事情,停下来想一想:这件事情能不能自己帮着做?不能,请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能,请在一旁出谋划策,让孩子做主力。
合格的父母像一座空间站,给宇航员(孩子)提供庇护的场所,至于宇航员(孩子)在外面做什么,管他呢?
饭要一口一口吃,权要一步一步放
一下把所有的权利都还给孩子,不仅父母会非常的担忧,孩子也会手忙脚乱,应付不暇。家长可以选择孩子自己能够妥善处理的事情,先把权力还给他一部分,等孩子适应以后,再将更多的选择权还给孩子,让他自己做主。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诚然,孩子长大,父母老去,彼此都不能陪伴对方一生。所以,该让孩子做的事情,还是让孩子去做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