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二十四节气养生快车小寒节气养生
TUhjnbcbe - 2021/2/24 22:27:00

二十四节气养生快车

小寒节气养生

专家指导

医院治未病中心

小寒节气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农历书记载:“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为小寒。”

“小寒”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小寒节气始于年1月5日到年1月19日。随着小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来了,霜雪交侵,常有冰冻,各地气温达到最低,也就是人们常讲的“冷在三九”。

节气养生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阳气潜伏,土气旺,肾气虚,关节痛、颈椎病甚至心脑血管疾病都易发病。针对这一气候特点,养生保健应补心助肺、调理肾脏为主。

1

心态乐观宁神志

小寒正处于冬季之月,此时阳气潜伏。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天气寒冷容易让人产生情绪抑郁、懒散、昏沉的情况,充足的阳光可以让人心情得到舒展,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2

养阴蓄阳调精力

《*帝内经》提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晚上要早睡,保证这个时段进入熟睡的状态;午时“合阳”则要小憩,休息30分钟,使身体得以平衡过度,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3

适度锻炼避寒邪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小寒”正处“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锻炼强身要注意:一、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准备运动不可马虎;三、锻炼后及时穿衣,避免寒邪。运动项目可选择长跑、跳绳、踢毽子等。

4

养肾防寒调脏腑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养肾防寒,滋阴潜阳,减咸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如宜食萝卜、龙眼肉、木耳等);食宜杂,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避免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狗肉、甲鱼、海参、牛肉、大白菜、核桃、杏仁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体寒切忌不要食用霜死果蔬,少食猪肉、蟹、螺、蚌等性寒之品。

特别推荐

山药羊肉汤

原料:羊肉克,山药克,姜、葱、胡椒、绍酒、食盐适量。做法:羊肉洗净切块,沸水焯去血水;姜葱洗净备用;山药、羊肉、配料一同投入锅中,大火煮沸,文火炖至熟烂即可食之。功效:补脾胃,益肺肾,是助阳驱寒之佳品。

强肾羊肉汤

原料:羊肉克,菟丝子7克,姜、葱、绍酒、味精、食盐适量。做法:羊肉洗净切块,沸水焯去血水后与姜入锅煸炒,适量绍酒炝锅后与菟丝子(纱布包好)一起倒入砂锅内,加配料大火煮沸,文火待羊肉熟烂,挑出纱布包,即可食用。功效:暖脾胃,温肾阳。

艾灸温肾壮阳

天气寒冷,易伤阳气,寒邪侵袭人体后,可使体内经脉拘急,气血运行不畅。中医认为,寒邪伤肾阳,容易出现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现象,“小寒”时节调理要先养肾。艾灸涌泉、血海、肾俞等穴位,1天1次,每穴30~40分钟可温肾助阳,预防阳气的入侵。

膏方调理

膏方,以蜜为炼,以膏滋药性,徐徐补益调理,以养真阴,消内外之燥,以使人体阴阳平和、增强体质。适用于慢性病、体虚人群、亚健康人群、老年人、女性、儿童等各色人群的进补。进补前需由专业中医师辨明体质,一人一方,才真正发挥滋补功效。

足浴温阳散寒

每晚坚持泡脚,如日常养生配方:当归15克、桂枝20克、红花10克、艾草20克、生姜20克。用上述药物加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渣后倒入足浴盆,每晚睡前泡脚20-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即可。此法具有温阳散寒,益气养血的功效。亦可咨询专业中医师,根据体质个性化配制中药足浴方。

中医辨体调理

《*帝内经》认为不同的人体质各不相同,在调理上就需要辨体调理。医院治未病中心采用“中医体质辨识”、“远红外热成像(中医CT)”、“经络检测”,为您精确辨识体质,为健康调理和遣方开药提供个性化的客观依据,以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针对小寒节气养生治未病中心特别推荐温阳足浴包、温阳散寒灸、能量罐、三九贴、精制膏方、中药熏洗、银针通穴等传统理疗。欢迎广大群众前来咨询!

医院治未病中心

-

文字/方媛媛排版/曹金宇审核/杨莹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十四节气养生快车小寒节气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