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医书《医宗必读》中有言“肾乃人先天之本”,中医藏像学说认为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具有生精、生血、主骨、生髓的作用,主宰着人的生长发育、后代繁衍和寿命的长短,它对男性和女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人衰老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肾虚,因此中医有句话叫“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则寿夭”!
而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的衰退,因此肾虚就更难避免了,老人可谓是“十肾九虚”,因此补肾是老年人不容忽视的话题。现代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养生保健知识的不断扩充,中老年补肾意识已经逐渐在强化,但是也不乏存在着盲目补肾、不会辩证、盲目用药的情况,很多中老年人发现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补肾药吃了之后不仅症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反而有的感觉虚症更加严重,精神状态更佳恶化的现象。这有的是药物疗效不够导致的,但更多的是用药不当导致的直接结果。今天小编就带领各位中老年患者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医补肾这一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
其实中医对于补肾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多种多样的治疗方剂。中医对于肾虚的研究古而有之,在著名医书《*帝内经》中就有着详细记载,认为肾虚主要是指由于先天不足、情志失调、房劳过度、久病伤肾或年老体衰引起的肾脏精气阴阳不足。常见的肾虚类型可分为4种,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以及肾阴阳两虚。因此治疗上气虚者需要注意益气补肾,阳虚者需要注意补肾温阳,阴虚者需要注意滋阴补肾,而阴阳两虚者需要肾阴和肾阳兼顾,补肾时兼顾阴阳平衡。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不断退化,其往往是处于肾气虚衰兼具阴阳两虚这一阶段,因此用药更加需要慎重,应兼顾温补肾气、肾阳与肾阴,此时如果单纯盲目使用温阳或滋阴的药物反而会出现补阳杀阴,滋阴杀阳的现象,因此中老年人补肾需慎重!
肾阳虚:(俗称命门火衰)则有阳虚的临床表现:如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晃白、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舌淡苔白。
肾阴虚:(俗称肾水不足)除有肾虚的表现外还有阴虚的临床表现: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梦遗滑精、口干舌燥、尿*便干、舌红少苔。
肾气虚: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晃白、小便频多、遗精早泄、舌苔淡白。
肾阴阳两虚:则有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遗精失眠、多梦、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舌淡苔白。
肾虚为男性专利:很多人都觉得补肾是男性的专利,其实不然,只要是长有肾脏的人类,无论男女老,都有可能出现肾虚的情况。以女性为例,当女性肾气不足时,不但在外观上会出现皮色暗*,眼睑浮肿,黑眼圈加重等变化;精神状态会变得烦躁、焦虑;而且健康也会受到威胁,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疾病都会随之而来。可见女性补肾也很有必要。
男性皆阳虚,女性皆阴虚:都说男为阳,女为阴,很多人认为男性肾虚即为阳虚,女性肾虚即为阴虚,因此盲目用药,导致肾虚症状未得到及时改善,日渐严重,影响生活健康。其实男性也会阴虚,其表现为梦遗滑精;女性也会阳虚,其表现为月经色淡量少、经期头晕、四肢无力,白带增多,宫寒不孕。而老人经常为阴阳两虚,用药时应以平衡阴阳为主。
用药过猛补阳伤阴,补阴伤阳: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在补肾时常喜用肉桂、附子等药性骏猛之药,导致补阳时损阴,滋阴时损阳,使体内阴阳进一步失衡,岂不知阴阳互根,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用药需以温补为重。
补肾药等于壮阳: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肾脏只是身体的一个代谢器官,负责过滤、排*、内分泌的工作,与性功能并无联系;补肾是中医的一种提法,中医认为肾脏是先天之本,不但负责代谢,对人的精神状态、性功能都有影响。因此很多人认为补肾产品都具有壮阳的作用,其实是不然的。中药补肾产品种类众多,有滋阴的、有益气的、也有温阳的,而温阳的药物也并不都具备快速壮阳的作用,因此购买时需要先了解成分,认准说明书内容,不要盲目用药。
三宝源自千百年中医著名益气补肾、平衡阴阳之名方“八味肾气丸”与“龟鹿二仙胶”联合入药,组方君药选择血肉有情之品鹿茸与醋龟甲联合19味名贵中药材入药,组方合理,滋阴扶阳,益气补肾,药性温和,疗效确切,是中老年人补肾之首选良药,尤其针对老年人阴阳两虚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效避免滥用药、盲用药、用药方案不完善带来的危害。
千年古方,温补肾脏,延年益寿。
温补肾阳,肾阴与肾气,适宜各类人群使用。
流传最广的补肾中药,临床推广多年疗效确切。
采用血肉有情之品入药,组方药材药性温和,补肾同时不伤本元,老年人群补肾首选。
益气养血,添精益髓,滋阴助阳,养心安神。
组方成分:人参、鹿茸、当归、山药、醋龟甲、砂仁(炒)、山茱萸、灵芝、熟地*、丹参、五味子、菟丝子(炒)、肉苁蓉、何首乌、菊花、牡丹皮、赤芍、杜仲、麦冬、泽泻、玄参
功能主治:益肾填精,养心安神。用于肾精亏虚、心血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晕眼花、耳聋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
包装规格:0.3g×12粒×3板/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5粒,一日2次。
注: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长按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