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子是常用药材,药典基源只收录了车前和平车前的种子,最近在许多地方都有看到“大车前”,种子产量极高。
朋友说,目前市场上车前子的来源大多是这种,车前产量较少。今日偶遇大车前,我们来了解一下大车前与车前的关系。
药典上的车前子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asiatica)或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穂,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京尼平苷酸不得少于0.50%,毛蕊花糖苷不得少于0.40%。
盐车前子:取净车前子,照盐水炙法炒至起爆裂声时,喷洒盐水,炒干。
膨胀度:取本品1g,称定重量,照膨胀度测定法(通则)测定,应不低于3.0。
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9~15g,包煎。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文献中的车前子车前子为常用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曰:“车前子,味甘,性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一名当道,生平泽。”
目前,全世界车前科植物共有3个属,而在我国仅有车前属1属,有17种2变种1变形。
我国传统车前子商品分为大粒车前子和小粒车前子,其中大粒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tagoasiatica)的种子。
小粒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大车前(Platagomajor)及平车前(Platagodepressa)的种子。市场上小粒车前子的商品来源又主要为大车前。
在年版《中国药典》中,车前子主要有2个基原,即车前科植物车前和平车前。
虽然在《维吾尔药材标准》(年版)中曾将大车前,作为车前子的来源收载,但在现行版药典中未将其作为车前子的正品来源。
由于车前子细小(长约2mm,宽约1mm),混淆品较多,如荆芥的果实、*参的种子、地肤的干燥果实及种子、北柴胡的果实等,肉眼识别困难,掺伪现象时有发生。
作为大粒车前子药用的亚洲车前的种子主产于江西、河南等地。
作为小粒车前子药用的大车前、平车前的种子则主产于河北、辽宁、山西、四川等地。
车前子临床应用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车前子可用于湿热引起的诸多疾病:尿血、崩漏,呼吸道感染,急性水泻、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肾炎、淋病、前列腺炎、膀胱炎、肾虚,胎位不正等。
此外车前子甘寒滑利,性专降泄,有通利小便、渗湿泄热、清肝明目之功效,临床上的运用十分广泛。
车前子配*芩、百部治慢性气管炎。
车前子配白术、苡仁治慢性结肠炎。
车前子配菊花、桑寄生治高血压病。
车前子配杞子、菟丝子治老年白内障。
车前子配木通、冬葵子治泌尿系结石。
车前子配菊花、石决明、龙胆草治疗肝热目赤肿痛。
结尾车前属种类较多,该属各种图片在中国植物图像库上的链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