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邹孟城:治疗带状疱疹奇效方
带状疱疹俗名“蛇丹”,或称“蛇串疮”。现代医学认为是水痘病*感染于神经所致,故其体表病灶,与内在之神经走向相一致。其主证则为水泡成串成簇,晶莹饱绽,根脚皮肤潮红,疼痛明显。病甚者,体表病灶痊愈后,后遗之疼痛往往历久始消,常有痛至_一、二年者。
其治法,医家之见解不尽相同,或苦寒直折,或透发火郁,或因其是病*感染而直投清火解*,或内服,或外敷。虽见仁见智,各有至理,而往往难得理想效果。
一日,读《医旨绪余》有关“胁痛”条,思索之间,猛然省悟。书中所叙胁痛之状,实带状疱疹无疑。其文曰:其弟“忽左胁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脉七至而弦,夜重于昼。医作肝经火郁治之,以*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次早看之,其皮肤上红大如盘,水疱疮又加至三十余粒。医教以白矾研末,井水调敷,仍于前药加青黛、龙胆草进之。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邻,胁中痛如钩摘之状。次早观之,其红已及半身矣,水泡疮又增至百数。”
以文中所叙症状加以推断,此证不仅是带状疱疹,且症情严重。孙氏之师*古潭以肝经燥郁立论,且“为订一方,以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者,连皮捣烂,加粉草二钱,红花五分。”其方与论,别出心裁,不同凡响,堪称两绝。故服后收疮敛痛消“一剂而愈”之效。
余得此方,喜不自禁。盖“医家之病,病道少。”为医者能多一治病法门,则病家少一分痛苦,此方无确定之方名,余据方中药物之组成,暂名“瓜蒌草红汤”。
未几疱疹流行,余于数日内接治五、六人,无论症之轻重,皆以上方加板蓝根15g 予服。惟全瓜蒌不用如许之多,改为重者30g,轻者15g,中者21~24g。其收效之速,“真可谓之神矣”。轻者二、三日,重者四、五日,率皆痊可。后凡遇此症者,概以此方投之,无一例不效者。
余所治病例中,病灶面积最大者几达胸部之半,理疗一月未愈,服上方一周即退净。而其得效之迟速,与瓜蒌用量极有关系。故凡体质壮实者,瓜蒌用量宜适当加重,药后若轻泻一、二次,则见效尤速。若体质不壮,瓜蒌不便重用者,多服数日,效亦可期。
《重庆堂随笔》云:“瓜蒌实润燥开结,荡热涤痰,夫人知之,而不知其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有独擅也。”*古潭可谓善识斯症者矣,可谓善用瓜蒌者矣。是知读医书不可刻舟求剑,当别具只眼,触类而旁通之。
关于甘草,余有时仅用3g,同样有效。而红花每以1.5g为率,并不多用,而屡收捷效。余用药不尚其多,药量不尚其重,并非矫揉造作,而是因病投药,适事为故。由是一端,余亦屡为人所贬斥,然余终不悔。余生而不敏,但欲速去病人之疾苦。至于其他,则非余所问矣。
(来源《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二、中药菟丝子背后那些优美故事
菟丝子,别名禅真、豆寄生、*丝藤、金丝藤等,为旋花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其寄生性超强,一旦缠绕上其他植物,即将寄生根深植于植物茎梗内,以吸收植物养料为生。对农人来说,菟丝子是害草,一旦发现马上刈锄。
不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古人常用它形容缠绵多情的女子。《诗经·鄘风·桑中》写道:“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其中的“唐”便是菟丝子,恋着孟家女的后生,看到缠绕在大豆秧蔓上的金*色的菟丝子,不由想象将要和心爱的人依偎缠绵的情形。
南北朝文学家谢朓写有《咏菟丝》:“轻丝既难理,细缕竟无织。烂漫已万条,连绵复一色。安根不可知,萦心终不测。所贵能舒卷,伊用蓬生直。”菟丝子“萦心”的特征,象征爱情的缠绵。
唐代诗人李白也喜欢用菟丝与松萝并提,来歌咏忠贞爱情,其《古意》云:“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从古诗词平平仄仄的韵律里走来的菟丝子,诗人骚客爱怜它的纤弱与缠绵,借以歌咏爱情的诗意与美丽。而在医家心目中,这普普通通的本草,却又是补益强身、延年益寿的良药。
到了秋天,它会绽发小团伞形的花序,结出簇簇*白色的蒴果,里面有许多土*色如小米粒的种子。这些种子直径只有1毫米左右,是一味有名的中药。
《神农本草经》把菟丝子列为上品,称其“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菟丝子补肾益精之效很强,古方“五子衍宗丸”,就是用菟丝子、枸杞子、车前子、覆盆子、五味子五种药做成。菟丝子还可养血安胎,清末民初名医张锡纯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所载“寿胎丸”之君药即为菟丝子。
本草的魅力或许恰恰在此,就像这看上去柔弱却坚强无比的菟丝子,一颗颗豆粒儿大小的小果,在秋阳下折射出五彩的光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1、题干:治疗阴挺气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举元煎B、大补元煎C、补中益气汤D、归脾汤E、人参归脾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阴挺:气虚证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阴道壁松弛膨出,劳则加重,小腹下坠;身倦懒言,面色不华,四肢乏力,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质稀色淡;舌淡苔薄,脉缓弱。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加金樱子、杜仲、续断。
2、题干:宫颈糜烂常用的外治法是
A、坐浴B、外阴冲洗C、宫腔注入D、阴道纳药E、中药离子导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阴道纳药:将中药研为细末或制成栓剂、片剂、泡腾剂、胶囊剂、涂剂、膏剂等剂型,纳入阴道,使之直接作用于阴道或宫颈外口等部位,达到清热解*、杀虫止痒、除湿止带、祛腐生肌等治疗作用的治法。常用于带下病、阴痒、阴道炎、宫颈糜烂或肥大、宫颈原位癌、子宫脱垂等。
3、题干:妊娠恶阻患者口腔有烂苹果味,其辨证是
A、脾胃虚弱证B、肝胃不和证C、气阴两虚证D、肝经湿热证E、脾虚痰浊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妊娠剧吐致酸中*,患者口腔有烂苹果味,多属气阴两虚。
4、题干:患者分娩以后,突然头晕眼花,心胸满闷,随后神志昏迷,口噤。不属于其急症处理措施的是
A、立即将产妇置于头高脚低的仰卧体位B、补充血容量C、针刺眉心、人中、涌泉等穴,强刺激以促速醒D、保持产妇体温E、根据病因,进行中西医结合抢救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产后血晕的急症处理措施包括:(1)立即将产妇置于头低脚高的仰卧体位,同时予以保温。(2)针刺眉心、人中、涌泉等穴,强刺激以促速醒。(3)丽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或滴注,迅速补充血容量以抗休克。(4)结合西医有关“产后出血”原因,即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抢救。
5、题干:患者产后乳汁少甚或全无,乳汁稀薄,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倦怠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下乳涌泉散B、通乳丹C、漏芦散D、八珍汤E、补中益气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缺乳:气血虚弱证产后乳汁少甚或全无,乳汁稀薄,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补气养血,佐以通乳。通乳丹。
A.健固汤B.补肾固冲丸C.二仙汤D.艾附暖宫丸E.清经散
6、题干:调补冲任的代表方剂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调补冲任:适用于因冲任虚衰或冲任不固所致的月经过多、崩漏、闭经、胎漏、胎动不安、滑胎、产后恶露不绝、不孕症等多种疾病。方如固冲汤、补肾固冲丸、鹿角菟丝子丸、大补元煎。
A.健固汤B.补肾固冲丸C.二仙汤D.艾附暖宫丸E.清经散
7、题干:温化冲任的代表方剂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温化冲任:冲任虚寒或寒湿客于冲任,以致月经过少、痛经、带下病、不孕症等,宜温化冲任。代表方有温冲汤、温经汤、艾附暖宫丸。
A.血热证B.血虚证C.气虚证D.血瘀证E.气滞证
8、题干:恶露量多,色紫红,有块,腹痛拒按,其辨证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若恶露量多、色淡红、质稀,多为气虚;色红、质稠为血热;色紫暗、有血块,多为血瘀。色暗若败酱,应注意是否感染邪*。故选D。
A.血热证B.血虚证C.气虚证D.血瘀证E.气滞证
9、题干:恶露量多,色红,质稠,有臭气,其辨证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若恶露量多、色淡红、质稀,多为气虚;色红、质稠为血热;色紫暗、有血块,多为血瘀。色暗若败酱,应注意是否感染邪*。故选A。
患者,女,30岁。月经停闭数月,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缓,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紫黯,苔白,脉沉紧。
10、题干:根据症状此病可辩证为
A、气滞血瘀证B、阴虚血燥证C、寒凝血淤证D、痰湿阻滞证E、气血虚弱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闭经寒凝血淤证。症候:月经停闭数月,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缓,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紫黯,苔白,脉沉紧。
21年执业医师考试已经拉开序幕
你准备好了吗?
执业/助理医师课火热预售中早报早学习,争做医师真学霸执医/助理医师一年取证班
包括基础精讲班、冲刺串讲班、密训押题班,真题解析班共计4个班次
总课时:小时录播+80小时直播
核心优势:
业内名师王红梅江薇授课
一个助教一年只带80个学员,全程1对1辅导跟进
保持全年每天都有的跟进频率,辅导,答疑,做学习规划,批改作业
教学模式:30%视频课;10%资料;60%一对一全科辅导
(视频可点击放大看哦)
赠送礼包:
①赠价值元内部教材一套
②赠送价值元的网络技能视频课程
③赠送价值元强化提分课程
④2大题库(基础题库、难点题库)题目可反复测试练习
⑤私教在线督导
一年取证班原价元优惠价:元
有问题以及购买详情,可以添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