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biloba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
明代有糯米蒸(《滇南》)、煨制(《品汇》)、炒制(《回春》)等法。清代除炒法和煨法外,又增加了煮制《拾遗》)和油制(《丛话》)等炮制方法。
1、白果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2、炒白果仁:取净白果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色,有香气,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白果仁为扁椭圆形,长8~17毫米,宽5~13毫米,厚4~8毫米;表面淡*绿色或淡棕*色,胚乳肥厚,粉质而脆,中间有空隙,可见细长条形的胚;气微,味甘微苦。炒白果仁表面*色,有火色斑点,气香。
白果味甘、苦、涩,性平;有*。归肺经。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能。
生白果有*,内服量宜小,能降浊痰,消*杀虫。用于癣疮、酒渣鼻、蛀牙等。炒后能降低*性,增强敛涩作用,具有平喘、止带、缩尿的功效。用于喘咳或久嗽,带下,肾虚尿频。如《本草纲目》云:“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杀虫……。”
1、生用
(1)癣疮:用白果仁切断,频擦患部,治头面癣疮(《秘传经验方》)。亦可用生白果捣烂,涂敷患部,治下部疳疮(《救急仙方》)。
(2)酒渣鼻:用白果仁、酒酻糟,同嚼烂,夜涂旦洗,治鼻面酒渣(《医林集要》)。
(3)蛀牙:用生白果仁每食嚼服一个,治牙齿虫(《永类钤方》)。
2、制用
(1)喘咳:常与麻*、桑白皮(蜜炙)、法夏、杏仁(去皮尖)等配伍,用于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痰多气急,咳嗽哮喘,有解表祛痰,止咳定喘的作用,如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2)带下:偏于湿热者,可配*柏、车前子、鸡冠花、椿根皮等,治带下*稠而臭,有清利湿热,固涩止带之功。偏于虚寒者,可与炒白术、炮姜、炒芡实、酒菟丝子等同用,治带下清稀,腰酸腹冷。
(3)小便频数:可与盐益智仁、乌药、山药、覆盆子、*芪等配伍,用于老人及体虚患者,证见腰酸膝软,尿频清长,或余沥不尽,体倦神疲,有补气益肾,固涩缩尿的作用。
文献摘录:“哮喘痰嗽,白果……炒*……(水煎服)”(《握灵》)。“香油浸两三年,……去壳用肉(治肺痈)”(《丛话》)。
白果生品有*,服后易致腹胀气闷,只宜小剂量服用,且多服易于中*。目前临床上白果又主要是内服,用于喘咳、带下、尿频等证,故宜炒用为主,不但能增强收敛作用,又能减*,用量可以稍大,以提高疗效。
和剂堂药业主要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及药食同源类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原材料来源于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生产设备先进,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对质量关键点的严格控制,从而做到了产品的可追溯性及产品质量的可持续性,以卓越的产品品质,赢得消费者满意。
“和剂堂”取意于“和风细雨润万物,剂调苍生祛病疾”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