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根据压力性尿失禁的常见体质
详细介绍了气虚质,
今天让我们将重点放在“阳虚质”
01
阳虚质成因
阳虚质是由气虚质进一步发展而成,中医常说“阴阳”,人体的气、血、脏、腑等等都能各自分为阴和阳,阴具有安静、寒凉等特征;阳则具有活动、温暖等特征。而“气”就是人体中相对属阳的物质,是以气虚到一定程度,“阳”的特点与功能下降,就会出现怕冷、喜热饮食的表现,成为“阳虚”。
由于中医认为“肾为一身阴阳之本”,肾阴虚或是肾阳虚会累及到其他脏腑,造成其他脏腑的阴虚、阳虚,同理,各脏腑的阴虚、阳虚也会进一步影响到肾。所以临床上面对阳虚患者时,便会温补肾阳。
02
阳虚质
形成原因:遗传;长期用抗生素、激素类、利尿剂、清热解毒中药等;或有病没病预防性地喝凉茶;喜欢冰冻寒凉的饮食;纵欲、性生活过度等;老年阳气逐渐虚衰;工作环境有关(在寒湿的环境里)。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欢热的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
简而言之就是易怕冷。
03
改善方法
对于阳虚的人来说,应补肾温阳,益火之源。常用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菟丝子、杜仲、鹿角胶、附子、肉桂等。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
之后会告诉大家
我们该如何调理阳虚质,
敬请期待哦~
参考文献
[1]傅杰英著.中医体质养生[M].厦门:鹭江出版社,.04.
[2]宋红普,倪红梅主编;施洪飞,王颖晓,杨学等副主编;何裕民,叶进主审.体质的中医学解读个体化养生与疾病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01.
[3]高思华.王键.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图片
网络
文案
万家琳王佳妮林可妮
排版
王佳妮
审核
林可妮蒋安澜
指导老师
陈跃来汤康敏
单位:
上海中医院
医院
陈跃来上海领军人才工作室
陈跃来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
本科普由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1DZ)
允许市科委免费公益使用和推广传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