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以最优雅的方式和旧时光告别人物
TUhjnbcbe - 2025/4/25 22:08:00

这里是《人物》的「见好」栏目。编辑部成员会有主题地分享一些亲自体验过的好物——日常,我们一起分享故事,今后,我们也要与你分享生活。本期「见好」主题——我们最爱的那本日历。有时候,日常的生活太过重复,我们几乎难以意识到时间正在不断往前。一些触角敏感的人会选择在家里或者工位上放一本日历,来赋予日子新的意义。它们好像能让时间与你形成某种奇妙的联结,也让一天天的时光流逝看上去不那么沉重,反而像翻阅一张纸般轻盈。

创作者们的推荐中,有的正陪伴他们创造新回忆,有的已经成为了回忆本身。希望你就算在阅读时种草了哪款,也看完全文后再去下单——好故事和时间一样,不应该被错过对吧?

策划|一凡

日剧台词日历

推荐人:社长

沙江——后悔,是曾经爱过的证据。《回我的家》

知道要在今天推送「见好」栏目日历篇,特意去看了下最近几天的日历页,摘录了一句是枝裕和电视剧的台词。和是枝的很多电影一样,《回我的家》依旧是家庭生活的碎片日常,连氛围亦是「即便是父子也不过是旁人」这种是枝裕和式的疏离感。淡淡的开始,淡淡的结束,沉下心来看这部剧,仿佛能感受时间细密的针脚,有温柔有悲凉。良多后悔没有在父亲生前多和他说说话,妻子安慰:后悔,是曾经爱过的证据。你了解你的家人吗?好像没那么了解,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爱着彼此,家人间的羁绊让人想逃离又想回归。

在十一长假前再看这样的台词,想到这部剧,好像又有一点被戳中,这大概也是日剧台词日历的奇妙之处吧,每每撕下旧的一页,总有些或惊喜或叩问在新日子里躺着。日历页上还摘录了一句点评「一部全由生活鸡毛蒜皮写成的日剧史诗」,想说日剧日历恰恰记录着鸡毛蒜皮的生活日常里流淌的诗意。作为一名不太资深的日剧迷,习惯在已看过的剧页做出标记,想看的剧列入清单,看完后再去标记,心理感觉上人生又变得丰富了些。(只是日子一页页被撕掉,时间的流逝以厚薄可见,如果你有焦虑体质,谨慎选择哦~)

如果你想拥有这样温柔又有生活厚度的日历,我们也贴心地奉上购买链接。复制$fV8YYM9DFdX$打开手机淘宝即可。希望你明年的日子里也能流淌着从容的诗意。

开花历

推荐人:矮木床头的日历一位朋友送的新年礼物,名叫「开花历」。

这本日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参考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颜色《色谱》,根据其中种与植物相关的颜色,拍摄了与之对应色彩的种植物,剩余的12页则用「柳、杏、桃、槐、榴、荷」等古时十二月份的旧称对每个月加以区隔。每一页日历中,都记录了古人和植物色彩之间的小故事。

可能跟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有关,仔细想想,人类最开始认知色彩或是时间,大概都是从植物开始,比如绿,古人就有「竹绿」、「梧枝绿」、「艾背绿」、「艾绿」、「芽绿」、「嫩菊绿」等十几种不同的划分。所以每撕下一页日历,天之后,就能留下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颜色色卡。

除开颜色,每一页日历都会搭配一则与植物有关的小故事,比如6月20日这天介绍的颜色是「麦秆黄」,即便华北平原翻涌的麦浪深深印在童年记忆当中,但我之前真的不知道,麦子有大麦和小麦的分别,小麦适合做面粉,而「世界上80%的大麦被酿成了啤酒,灌进了人类的肚子里」。

也经常会有一些遥远时空中的诗情画意,比如7月24号这天的植物是菟丝子,菟丝子开花时缠缠绵绵,一直是古人借来吟咏爱情的对象,这天日历下面附上了《古诗十九首》里写菟丝子的一首诗: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一些植物的小故事甚至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叙述起来简直自带王家卫旁白效果:年8月28日这天,日历上的植物是榴莲,上面写,「榴莲果实掉落的时间多为半夜两点到四点,因此很少砸到人。」我并不爱吃榴莲,但那天这个小句子莫名让我高兴了很久,或许真应了那句「万物有灵」,榴莲长得这么丑陋凶猛,原来竟是这般默默不语地可爱着。

差一点忘了,这本日历还有一处非常可爱的设计,包装它的封条是种子混在纸浆里做的,工人们把花草的种子混在纸浆里干燥定型,然后制成类似书籍的腰封。所以我的年是这样开始的,收到日历的时候,把这款封条撕成小块埋在土里,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种子就会静静地破土而出、抽芽生长,简直不能再神奇。虽然那些小嫩芽最终没能挺过北京的暖气和雾霾天,但每天守在花盆边的等待本身,想起来还是觉得挺高兴。

大约是记者的天性,我相信设计这本日历的一定是一位或几位熟悉万物而又内心特别丰盛的人。植物连接着离现代生活越来越远的土地,也连接着中国人许许多多古老的柔情和记忆,这些小小的、温柔的小心思在我们这个忙碌功利的世界说来实在没有什么用处,但是人的快乐,很多时候,不就是在这些无用的小事之中么?

倒计时单向历

年还剩天的时候我正好出差,临出门撕下了这张做书签。春节刚过,我的新一年也启程了

推荐人:尹夕远

虽然我这个人没有拖延症,也没有选择困难症,更没有密集恐惧症,反正基本上当代人类的这些疑难杂症我都没有,不过这个倒计时版本的单向历还是让我更能抓紧时间了。

不得不说,从看到「年仅剩天」的时候,我就开始心慌了,想着今年我可得做出点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来。当然,现在只剩下不到天了,我也没做出什么来,但这不影响在我每次看到那个倒数数字的时候,心中紧那么一下。就是那一下,可能让我拿起相机,走到门外的胡同里拍上一张反映季节的照片;或者因为那一下,我放下手机,把衣服洗了被子晒了,给花浇浇水给鱼喂喂食;也是因为那一下,我想起搬去另外一个城市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发过去一句「干嘛呢,有空聊聊?」

不知不觉我发现,这个倒计时,并没有在催促什么,而是用来珍惜过往和当下的。我想起这本日历的旅程,在年还剩天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把它送给了我,那天是大年初一,我从天津跑回北京喂猫,那个朋友因为加班留在了北京过年,还有一个北京的朋友,我们三个人做饭,喝酒,聊天,听Morphine乐队的歌,那支乐队的主唱99年在罗马演出时死在了舞台上。

后来我们在朋友温馨的小屋里对着酒杯的光影拍照,像是一场摄影创作,发完朋友圈后我们跑出去看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电影。回家的时候,我揣上了那本倒数日历,开始了一页一页撕下它的日子。

日历越来越薄,到今天已经不足三分之一了,我不得不时常紧一紧上面的螺丝,就像我也时常需要紧一紧我的生活。这本日历提醒我,每一天都是应该被尊重的,打起精神,你不知道在这24小时里你会遇到什么,犹如大年初一那个美好的夜晚,对我来说,那就是生活的意义。

如果你想让日子更有节奏不被虚度,也可以点击下方的图片来拥有这份生活中小小的紧张感。

↓戳一下试试↓

↓戳这里拥有普通版↓

迷你文艺日历

推荐人:秋秋这款日历很小,宽度大概为两根手指粗,像一个小火柴盒,手掌可以轻松握住。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便携性,不会像台历那么笨重,出门旅行时还可以将它和当时的风景一起记录下来,相当于照片的日期水印哦。日历内页真的很美貌,印有艺术家、作家、电影导演等的名言或照片,天不重样。每一页可以单独撕下来,贴在本子上做手帐,或者用作书签,或者当做拍vlog的背景板。因为小,所以玩法还是很多的。

当朋友生日时,可以在小卡片中夹入一张作为那天的纪念,被各位大师祝福的生日,会很特别的吧。

物种日历

推荐人:金匝收到果壳寄来的物种日历,打开就被惊艳了。准确来说,这是一本周历,每一周的日子,都印在一张类似明信片的卡片上,工笔画风格的插图下,有细细介绍动物或植物的名字和知识,这周是北美红雀,下周可能就是铃兰,走的是自然主题风。其实果壳很早就有一个名叫「物种日历」的专栏,做的就是动植物科普,这本日历,把线上和线下结合了。硬硬的纸壳,很有质感,图文印刷比很多日历都好太多。如果你有撕日历的习惯,可以按照预留的蚂蚁线,撕下度过的每一天,如果你更喜欢完整地保留每一周的卡片,也没问题,它们随意放在那里,就很美。

对自然的偏好可能决定了我对日历的选取,小时候最喜欢的一套丛书就是讲动物的,有蜜蜂王国和蚂蚁王国的故事,知道了另一些世界自有的分工和体系,每次翻到水蛭那章都害怕得很,但还是忍不住去看。成年后爱上了《所罗门王的指环》,说的是一个叫劳伦兹的动物行为研究专家,在自家散养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动物,他因此观察并参与到它们的生活中,十分有趣。这些知识有用吗?怕是我活到岁也用不到吧,但人类对自然的依恋,可能是骨子里就存在、后天又被驯化的一种特质,是劳伦兹所说的,「一种半知觉式的依恋」,我们去踏青秋游、赏花观月,都是依恋的种种,当然,买一本物种日历,也是。

想和金匝一样多积累点奇怪有趣的物种知识,也可以点击下面的图片来拥有它。

↓戳一下试试↓

↓戳一下拥有礼盒版↓

植物星球日历

推荐人:may一直很犹豫要不要推荐这本日历,感觉这是一个很鸡肋的推荐——因为从两年前起,它就不再制作和售卖了。但是想了想,还是希望可以分享当时使用它的心情。

几年前,我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最优雅的方式和旧时光告别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