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重用龙骨+牡蛎治好患者的失眠后,想起在制药公司上班的外甥对我说:“像你这样治病,吃力不讨好,还不挣钱,图什么呢?”
姐姐家的孩子,年轻时不知道做什么工作,就说要跟着我学中医,也算是有个谋生的手段。
有一次医馆来了一位失眠患者。
他反复失眠6年,时轻时重,严重的时候每天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还有其他的症状。
医院接受治疗,依靠西药缓解失眠的情况,起初效果还算不错,至少晚上能睡个安稳觉。但时间久了,效果就越来越差,失眠的情况相比之前也加重了很多。转用中医调理后,吃过一段时间的滋阴药,情况依旧不见好转。
就这样治了6年,吃了6年药,患者依旧深受失眠的困扰。
看诊后我发现他舌质淡、舌尖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并且伴有头晕耳鸣、心悸心烦,腰酸、浑身没劲儿,晚上经常起夜小便等问题。
辨证后开方:龙骨、牡蛎、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竹叶。
结果他看完方子,面色却突然变了,指着我鼻子骂道:我看你和之前的医生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个骗人的庸医,就这味药,还想治好别人治了6年的病?
后来的话说的就有些过分了,侄子在旁有些听不下去了,就要赶她出去,被我制止了。
因为这个我没少和患者解释,最后他才将信将疑地把药拿了回去。
私下侄子就跟我说:“像那种人管他干嘛?要么不管,要么就该给她开一堆死贵的药,真是便宜她了。”
我说:“他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患者不懂用药的门道,有这样的反应很正常。身为医者应该怀有一颗仁心,不要计较这些口舌之争,否则将来还有那么长的路,怎么走?”
结果呢?
患者用药5剂后,睡眠情况就有好转,其他症状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药不更方再用14剂后,睡眠情况基本稳定,每天能睡7个小时左右,头晕耳鸣等症状消失。后用7剂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反复。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中医看来,心是火脏,肾是水脏。体内心火遇见了肺气,就会掉头向下,一直降到肾中,温暖肾水,使得肾水不至于过寒。而肾水随肝木上承,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水火既济,阴阳平衡,身体才能正常运转。
患者失眠多梦、口苦心悸、舌尖红,这都是是火气上扰心神,造成心肝火旺的表现。头晕耳鸣、腰酸、夜尿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则是肾阳虚造成的。
如此心火不能下移、肾水不能上达,火气就会上炎扰动心神,出现失眠的情况。
所以治疗的关键就在于益肾健脾、潜纳浮阳,兼顾养心安神。
方中山茱萸味酸,微温质润,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是一味百事通。既能补阴,又能补阳,有补益肝肾的作用,用于肝肾亏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情况。
枸杞子滋补肾阴、益肾填精,菟丝子善于补肾益阴。两药配伍助山茱萸一臂之力,可增强补阳益阴的作用。
再用甘寒入心经的竹叶,性平的芡实,降一降烧得正旺的心火,补一补日渐虚弱的脾气。
最后用龙骨、牡蛎镇静安神。牡蛎敛阴潜阳,化痰软坚;龙骨平肝潜阳,镇静安神。二药合用,龙骨益阴之中,潜上越之浮阳,牡蛎益阴之中,摄纳下陷之沉阳,相互促进,增强益阴潜阳、镇静安神的效果。适用于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头痛。
后来,侄子因为中医没“钱”途,找了一家制药公司,不到两年就买了房、买了车,回来跟我说:“像你这样治病,吃力不讨好,还挣不到钱,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我行医二三十年了,见过各种各样的病人,治过不少大大小小的病症,在我看来一个好大夫,不仅仅是医术高超,更应该要有一种包容的品德。
病人得病已经很痛苦了,作为大夫不去包容、理解,还有谁能帮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