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吉报调查」
一根,两根,好多根……头发掉不停。枕头上、地上、厕所下水口都是头发,一堆堆好可怕。现如今,脱发一事成了很多人的烦恼。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其中,大批90后甚至00后也已经加入脱发的行列中。
今天一起来探讨一下脱发,看看中医如何看待脱发。
掉多少根才算脱发?
生理性掉发
头发的生长有周期性,一般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生长期较长,平均为2~6年,退行期为数周,而休止期约4个月。
头发生长速度每天约0.27~0.4mm,正常头发有10万根以上,其中90%处于生长期。正常人每日可脱落50~根头发,同时也会有相等发量再生,所以不必过于焦虑。
病理性脱发
如果一天掉头发超过根,且持续2个月或3个月以上,或者看到发际线整体上移、额角发际线M型上移,或者头发明显变稀等,这就需要注意了。
脱发与肝肾、气血关系密切
脱发是皮肤科常见病,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属于中医“斑秃”“油风”“鬼剃头”等病的范畴。《黄帝内经》称“毛拔”、“毛坠”,《难经》称“毛落”,《诸病源侯论》称“鬼舔头”,《外科正宗》称“油风”(斑秃),脂溢性脱发,古代又称“发蛀脱发”。
中医学认为,脱发的发生与肝肾、气血关系密切。
●过食肥甘厚腻之品,脾胃湿热,湿热上蒸,毛发失固;
●或情志抑郁,久郁化火,损阴耗血,血热生风,风热上窜巅顶,毛发失于阴血濡养而脱发;
●久病或产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毛发失于濡养而脱发;
●跌仆损伤,瘀血阻络,血不畅达毛发失养而脱发。
发病多与肝脾肾相关,“发为血之余,发为肾之华”。
常见类型
很多朋友在短期内出现发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熬夜、精神紧张或饮食气候等因素造成的。
这些情况可以请专业医生的辨证施治,平常自己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食疗或者穴位按摩等方法帮助改善。
肝肾不足
症状:对于经常熬夜、用脑过度的脱发人群,脱发区域的毛发稀疏细软,常伴有失眠、记忆力变差,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尿频多等表现,舌质红、苔少。
治疗原则:滋补肝肾、养发生发。
菟丝子粥
材料:菟丝子15g、茯苓15g、莲子肉10g、黑芝麻15g、紫米g、食盐适量。
做法:菟丝子、茯苓洗净加水煎30分钟,去渣取汁,再入紫米、莲子肉、黑芝麻煮至粥熟,加食盐适量。
功效:填精生发。
血虚风燥
症状:头发干枯,头屑较多,头皮瘙痒,痒若虫行,前额两侧及头顶部头发稀疏而细,面色少华,常头晕等。
治疗原则:养血润燥、熄风止痒。
黑芝麻乌枣粥
材料:黑芝麻50g,乌枣10个,粳米g。
做法:三种食材同煮,煮至粥熟即可。
功效:养血润燥。
湿热内蕴
症状:还有很多青壮年脱发的患者,平素恣食肥甘厚味,头发稀疏脱落,伴头皮潮红光亮,常有头屑及头皮红斑瘙痒,还有口干、口苦、舌苔黄腻等表现。
治疗原则:健脾祛湿、清热护发。
去脂茶
材料:枸杞子、山楂、菊花、荷叶各等份,乌龙茶两等份。
做法:每次取10g开水泡饮。
功效:健脾祛湿。
肝郁气滞
症状:头发逐渐脱落,烦躁,或郁闷,胸中有一股无名火,总想找人发脾气,两肋作痛。脸上色斑增多,特别是两颊,肌肤颜色发暗没有光泽度,偶有头晕。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玫瑰佛手茶
材料:佛手5g,玫瑰花10g。
做法:开水泡饮。
功效:疏肝理气。
此外,平时多对百会穴、四神聪、风府穴、太阳穴这几个穴位进行按压,也可促进头发的生长。
如何预防脱发
多喝水、补充蛋白质。平时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也要多吃着瘦肉、蔬菜、水果,这些食物中富含丰富的铁,可以软化头发,防止脱发。
勤洗头。每2-3天洗次头,因为每次洗头的时候,可以做到要边洗边按摩,既保持的头皮清洁,又能促进头皮活血,可以有效的预防了脱发。
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要节制喝酒、吸烟,喝酒过量,会使头皮产生热气,吸烟会使头皮毛细血管收缩。戒烟戒酒都能起到良好的治疗脱发现象。
保持好心情。精神压抑,状态不好,都会使脱发速度加快,所以平时保持好心情,经常进行深呼吸、散步来消除精神疲劳。
避免头皮高温。有时候洗完头后,用吹风机吹,很多人都喜欢节约时间,猛吹,这样吹风机的温度过高,会破坏头皮组织,久而久之,头发干燥,失去活力,出现脱发现象。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庄庄
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