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南都社论阅读肖扬法治中国须要再助力jsu02pca
TUhjnbcbe - 2020/7/10 11:19:00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南都社论:阅读肖扬,法治中国须要再助力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肖扬出版名为《肖扬法治文集》的个人文章合集,该书收录其在担任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最高检副检察长、司法部部长和最高法院院长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72篇。文稿 均出自肖扬本人之手,而非秘书代笔 ,系统展示了作者跨度达26年、历经多个法*要职的心得体会与法学思想,且也被认为是肖扬 最没有争议,最有把握,被认可了的思想 。再宏大的叙事架构,也难以忽略操盘者的身影。于法治中国的艰难行进观之,肖扬所驻足的那些时间,标记的当然不仅是他个人的职务变迁、岁月留痕,更是中国法治进程的诸多关键节点。2008年卸任最高法院院长之后的肖扬,此番携新书重回公众视野,除个人法学思想得以有机会系统呈现外,其对宪法、法治历年的坚持与申说,其在理想与现实中的游走与跋涉,均具有颇重的公共价值。肖扬是1949年以来首位具有法科教育背景的最高法院院长,其任期伊始,恰逢依法治国理念于1999年写入宪法, 兴法治而弃人治 ,法治成为国家的宪*目标,人类文明历程中那部分 最不坏的 理念,开始与这个古老国度谨慎对接。虽算不上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但于个人法治理想而言却是难得的生逢其时。此次其个人法治文集的出版,最重要的核心词汇便是 改革 ,这同样契合了中国司法在刚刚过去的时间段中,所加载给历史的分量。时间会这样记述,在肖扬任职广东期间,中国第一个反贪污贿赂局成立;在其司法部长任上,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初创 司法改革于中国而言,是制度的推演,更是普遍社会心理的变迁 信仰法律,还是倚靠权力;尊重规则,还是继续人情。改变从那时开始,至今也仍留有回响。2008年3月,肖扬最后一次作为最高法院院长向人大做工作报告,曾如是概括其十年的首席大法官时间, 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中央确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牵头的9项改革任务,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确定的50项改革项目也基本完成 。肖扬主*最高法院的十年,所进行的改革事无巨细:细微如换装、法槌,抑或年度报告中的法言法语,着眼于法庭威仪与法律专业表达,却植根在司法权力应当有别于他者、独立运行的现代法治肌理;具体如开放公民自由旁听等,让 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的理念,从法学书斋得以进入实务操作;宏大如司法职业准入,使法律人的共同体借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实现梦想与现实的对接。专业化的司法运转,对司法各端 分工负责、相互制约 的格外强调,让 司法的归司法,行*的归行* 尽力扎根于制度细节,司法独立有为,本就是在为整个国家谨守正义底线。即便在其任期尾声的2007年,收回死刑复核权,结束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下放逾26年的状态,对中国刑事司法(乃至人权保障)的影响,用一组模糊的数据便可窥一斑:死刑复核权收回当年,因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量刑不当、程序违法等原因不核准的案件,占到死刑复核案件的15%。彼时的媒体曾不吝版面,将此 刀下留人 的数据与一张即将卸任的肖扬 仰天长笑 的照片置于头版。到了4年之后的2011年,数据则变成了 30%到40%的死刑案件因证据问题而不被核准 。 少杀慎杀 需要足够刚性的制度,更得有足够细致与韧性的专业坚守。循着肖扬法治文集所梳理的脉络,可观近二十年中国司法所经历的种种,大事亲历,不独个人体会,更为国家记忆。卸任司法高官的法治理想,让人不由驻足回望,并由此生发信心。 宪法至上 、 落实宪法原则,依法独立审判,使司法真正能够确保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可以是一个老人的法治观,更应与国家的法治前途相映。阅读肖扬,人们能为法治中国的历程寻到共鸣,积蓄坚持的力量。 法治是国家带给每个公民的福祉 , 法治天下 由梦想照进现实,仍须矢志于此的人们持续接力 这个时代把所有法律人追求法治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激发出来,他们坚定信念,上下求索,殚精竭虑 谁人能阻挡 。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都社论阅读肖扬法治中国须要再助力jsu02p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