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事不兴,又或者是没欲望,举不起来,这些障碍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用一个患者的真实案例来聊聊这个话题。
李先生今年53岁,主诉说自己年轻时不注意节制,频繁用手,再加上房劳过多,有段时间发现自己愈发力不从心,于是用了西地那非或者其他补肾的药,刚开始还有作用,但越用越感觉不到效果,到最后没一点用,而且基本上没有那方面的欲望,很是无奈,于是就诊。
望其舌象发现,舌体胖大,两边有齿痕,苔白厚腻,问诊说平时伴有身体困重,四肢无力,怕冷怕风,尤其是腰背部,遇冷会加重,精神不振,小便多,每次都很急,而且天快亮的时候还会拉肚子。
于是我心中有了答案,他的问题其实是肾精不足,导致肾阳无源化生,从而引起肾阳亏虚,命门火衰,又兼有湿邪泛滥,阻滞宗筋的原因,随即给他开了方子:熟地*、山萸肉、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制附子、肉桂、芡实、薏苡仁、白扁豆。
细心的朋友可能一眼就能看出来,其实就是桂附地*汤的组成,只不过是加入了芡实、薏苡仁、白扁豆三味药。
首先熟地*、山萸肉、山药三味药合用,共同起到滋阴补肾、固涩肾精的作用;牡丹皮、茯苓、泽泻三味药来清泻肾浊,利水渗湿,降虚火,还能防止补药太过;再加上附子大补肾阳,肉桂引火归元,让阳气回归到本源。
这八味药合用,共同起到补肾壮阳、助阳升举的作用,这里用芡实、薏苡仁、白扁豆三味药,是因为患者体内有湿邪,虽说阳气也能化湿邪,但是加入它们祛湿的效果能翻倍。
果然10剂药之后,患者向我反馈说自己大有改善,而且精神头很足,也恢复了那方面的欲望,再次复诊的时候,患者脉象显示没那么沉了,说明阳气在逐渐恢复,此时为了防止补阳上火,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去掉了制附子和肉桂,加入了菟丝子、枸杞子、*精等药性平和的药,来平补肾阴和肾阳,15剂之后,已恢复如初,从此告别西地那非。
以上内容中提到的方剂和药物,只适合这个患者,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不建议擅自使用,如有不适,医院就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