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离职信,幸好还没发” ——7月基金经理“无人奔私”-华尔街见闻
股市震荡,上半年达到高潮的公募基金经理奔私趋势戛然而止。据《上海证券报》援引好买私募数据中心统计,在其数据库有覆盖的公募基金经理中,7月奔私的公募基金经理数量为零。据华尔街见闻之前文章,在截止6月份的短短三个月内,中国有超过4000只私募基金成立,掀起一波传统投资机构的奔私潮,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都在寻求从疯狂的A股中完成变现。《证券时报》报道援引数据称,今年离职的基金经理共有222人,2012年、2013年、2014年同期分别有59位、86位和108位基金经理离职。今年离职基金经理涉及公司71家,占比超过70%。此前三年涉及公司占比只有30%-40%。然而,在中国股市自6月份开始调整后,800只私募产品遭清盘。随着大批私募的清盘,公募基金经理奔私潮戛然而止,新成立的私募数量也骤然下降。据好买私募数据中心统计,7月份新成立的私募基金数量也从单月千余只骤然降至400余只,回到去年二季度的水平。《信息时报》报道, 现在奔私的人变少,和大跌行情不无关系,如果行情迟迟不见好转,下半年从公募出来的基金经理会更少。现在留在公募是更好的选择。北京某奔私基金经理告诉《信息时报》称:虽然奔私是一种趋势,但也有时间点上的高峰和低谷。上半年奔私的,容易募集产品;而在熊市中发行产品,规模就上不去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做业绩。沪上一名奔私人员则表示,没想到A股寒流来得这么快这么急,如果现在所在公司业绩到年底还没有好转的话,他有可能重新回流公募基金。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