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价钱 http://m.39.net/pf/a_4638469.html当人体水湿过重,就会出现许多湿邪为患的病症,湿邪一年四季都有,并且不分年龄、不分性别。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的就是湿邪。
·湿邪有什么特点呢?
湿性重浊
湿邪是气中重者,很容易困住我们的肌体,湿邪犯表,则令人头重身困,四肢酸楚,若湿滞经络,流注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若湿流下焦,则小便混浊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脓血,甚至妇人带下粘稠腥秽等问题。
湿性黏滞
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湿病症状多黏腻不爽,如患者表现为小便不畅、大便黏滞不爽等;二是反映在病程上,迁延时日,缠绵难愈,如风湿病、湿温病。
·湿邪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
外湿多是由长期感受外界湿邪导致,比如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原因。在我国南方,常年阴雨潮湿的地区,人们常常感受湿邪,就会出现湿疹、脚气等湿邪导致的病证。
内湿形成的原因多是脾胃虚弱,运化功能不强。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如果脾阳不振,运化输布功能减弱,体内多余的水湿就运不出去,堆积在体内就会形成湿邪。
怎么判断自己体内有没有湿邪呢?
1.晨起时——看状态
清晨起床后,如果经常感觉疲乏无力,头脑昏蒙,浑身不爽利,这就说明你体内有湿邪。
2.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如厕时,如果有感觉大便排出不畅,黏腻不爽,甚至黏在马桶上,水冲不掉,这也表明了体内有湿邪停留。
很多时候,大便就是身体的晴雨表,这就是为什么看病时,医生经常要询问大便情况的原因。
3.洗漱时——看舌苔、面色
洗漱时,照照镜子,如果看到自己面色晦暗、脸上出油,如果舌边有齿痕或者舌苔比较厚腻,这也表明体内有湿邪的存在。
·怎样才能祛除体内湿邪呢?
一、湿在上焦——芳香化湿湿邪侵犯上焦,蒙蔽了清窍,阻遏清阳上升,就会导致头脑昏蒙,不清利,感觉整个头部沉重或者眩晕、困倦。
治疗上焦的湿邪可以选用带有芳香气味的化湿药,辟秽除湿。如藿香、佩兰、厚朴花、香糯等。
可以将这几味中药放入药包,做成一个小香囊,随身携带,头脑不清利时,拿出来闻一闻就会改善很多。
国家级老中医姜良铎提出,如果湿邪不严重,可以选用代茶饮每日饮用以排湿邪。
二、湿在中焦——健脾燥湿湿邪困阻中焦,脾胃的升降气机受阻,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出现腹部胀闷疼痛、食欲不振、泛恶欲吐等症状。
要想祛除湿邪,首要的是先健运脾胃。脾相当于人体的转运机,脾的功能健全,就能顺利将湿邪排出体外,并且使体内不再产生湿邪。
推荐用药:健脾益肾颗粒
三、湿在下焦——利水祛湿湿邪困阻下焦,也会导致很多问题,最常见的是湿热下注。
湿热之邪侵及下焦,湿热下注,会导致小便短赤、带下色*味臭、阴部瘙痒、脚气、湿疹、瘙痒等。
推荐用药:健脾益肾颗粒+二妙丸
治疗湿热下注的方子,基本上都是以二妙丸为基础方的,临床效果极佳。它的方子由苍术和*柏组成。
苍术气味雄厚,健脾燥湿,芳香辟秽,能够胜四时不正之气,是燥湿健脾之要药。
*柏这个药清热燥湿,而且药性作用的部位偏于下,*柏为阴中之阴药,气味俱厚,能够利湿不伤阴。
健脾益肾颗粒的组方是由*参、白术、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组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滋补肝肾、调节免疫力等方面的功效。
*参: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调节胃肠功能等,对肺气不足、气阴两虚的人群非常适合。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健脾益肾颗粒为扶正类药物,性偏温,饭前服用更利于吸收。
以上只是体内有湿邪产生之后的推荐治疗方法,其实,去除湿邪的根本方式,最好还是从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开始。比如避开潮湿环境,尽量减少生冷肥腻食物的摄入,注意保护脾胃,增强户外煅练等,让湿邪无法产生。中医讲,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告诉我们未病先防的重要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