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陆小曼反对包办婚姻的新女性从未独立过 [复制链接]

1#
急性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21123/12422292.html

说起徐志摩,总会谈到诗人的风流史,绕不开的是他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纠缠。

在那个新旧思想交迭的时代,前两位是自强的新女性。张幼仪不只是婚姻里的弃妇,还是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林徽因不只是爱情里的求而不得,还是中国二十世纪来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而陆小曼,只是陆小曼。

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年,陆小曼出生于江苏常州。陆家是世家大族,宗谱可追溯到东汉,我们所熟知的陆游就是属于这一支。

她的父亲陆定曾赴日留学,任北洋*府财*部司长,母亲是大家闺秀,对绘画古文有这较深的功底。

这样家庭出来的女孩子自然不会差,何况陆小曼本身天资聪颖。

陆小曼的少女时期

陆小曼六岁时,随母到北京依父度日,后就读北京圣心学堂,学习法文、舞蹈、油画、礼仪等。

因表现突出被顾维钧推荐去外交部接待外国使节,慢慢开始在北京崭露头角,被称之为“北方交际界名媛领袖”。

在她短暂的外交生涯中,屡屡出现爱国、机警的一面。顾维钧评价道“陆建三的面孔,一点也不聪明,可是他女儿陆小曼小姐却那样漂亮、聪明。”

十九岁时,陆小曼奉父母之命与陆*上校王赓成婚。王赓毕业于西点*校,在当时是一位夺目的青年才俊,只是行为有些刻板。

他对陆小曼是“爱护有余,温情不足”,陆小曼对他是“敬重有余,爱情不足”。这时,陆小曼在一个舞会上认识了徐志摩,淡淡的情愫在舞曲中悄然而生。

王赓是徐志摩的好友,他一心扑在工作上。

当小曼想去玩时,他说:“我没空,叫志摩陪你玩儿吧”;徐志摩邀请他们夫妇出去的时候,他说:“我今天很忙,叫小曼去陪你玩吧”。一来二去,徐志摩陆小曼越来越密切。

陆小曼与徐志摩

后来,徐志摩的朋友为了撮合他们,在“功德林”宴请王赓,言说自由恋爱。王赓几经思考,终于同意离婚。

这对才子佳人克服了种种阻力结了婚。童话中的故事的结尾,通常只写到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结婚后的龃龉,是童话之外的事情。

只是婚后的生活并不像恋爱时那么美好。陆小曼讲究派场,在北京就是出了名的会花钱的小姐;又喜欢吃,

“雪里红烧细花生,焦淬透味的白薯,艳艳迎人的糖葫芦,已经见底的蜜汁樱桃”都没有让小曼没尝到新鲜味道;后来因缓解疼痛染上了烟瘾。

陆小曼喜欢交际,喜欢玩儿,而徐志摩喜欢静,喜欢创作,不喜欢这些无聊的应酬。这种矛盾一直伴随着他俩,直至徐志摩飞机失事。

得知徐志摩失事后,陆小曼一下子昏厥,醒来后眼泪似乎都要流干。虽说飞机失事不是自己招致的,但陆小曼心里始终充满内疚。她素服终身,再也不出去交际。

陆小曼看似追求新思想,挣脱包办婚姻枷锁,这位“新女性”却从未曾在人格上独立。

未嫁时享受父母给予的优渥物质,出家后依靠于徐志摩赚钱养家,徐志摩死后和翁瑞午同居,靠他工资赡养。

在她人生的前四十年里,她从没有经济独立过。让她心烦的从来不是什么入不敷出,而是外界说她感情的种种闲话。总是有人为她抵挡了的风风雨雨。

和她经常提起的张幼仪、林徽因,刨去闲话,都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但陆小曼什么都没有。她是一株菟丝子,没有供养只能消亡。

直到晚年,陆小曼才有所转变,戒去嗜好,自力更生。她加入了工农民主*,并成为上海国画院专业画师。有工作,有收入,“过去的一切好像做了场噩梦,酸甜苦辣,样样味道都尝遍了。”

陆小曼山水画长卷

年早春,医院,嘱咐侄女妥善保管《徐志摩全集》全部清样和该书纸型后,安然去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