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哈尔滨商业大学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复制链接]

1#
医治白癜风病的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21/5950145.html
导学团队简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导学团队由李文兰教授领衔,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该团队现有导师12名。多年来,共承担项目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46;获得各级奖励项,其中省科学技术奖30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发表学术论文篇,被SCI、EI收录篇,出版著作29部。参与制定《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并承担“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重点任务实施,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为企业新药研发、建立行业标准、咨询培训等提供支持,促进成果转化,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团队出国访学人数占团队人数的27%,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同时通过深化对乌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导师团队主要事迹:一、团队建设情况1.基本情况本团队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年顺利通过验收)、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团队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府特贴1人,博导7人,为省工程第二层次领*人才梯队骨干成员。2.研究方向与优势特色以习近平“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重要指示为统领,形成中药抗肿瘤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化研究、中药新剂型研究与产品开发、中药防治临床疑难病症的效用机理研究、基于环境风险评估的中药安全性评价等5个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中药红细胞免疫抗肿瘤理论”,构建了基于“固有成分-代谢产物-效应检识”动态整合模型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特色研究模式,聚焦北药资源开发和生产中的技术瓶颈形成“活性物质提取分离技术”、“质量标准技术”、“基于体内外模型的活性筛选技术”、“活性物质体内ADME评价技术”、“新剂型制备技术”共性及关键技术优势。3.人才培养目标团队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坚持服务区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及中药产业需求,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备中医药思维和国际视野、掌握中药学宽广基础理论和深厚专门知识、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中药领域传承发展、德才兼备的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二、导学过程中科技自立自强生动案例

案例1:解决区域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突破寒地道地药材质量评价与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实现产品创制。

结合黑龙江独特的寒地道地药材资源,从“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表达化学成分群及与此相关的药效生物信息,通过构建“固有成分/代谢产物-药效检识”动态整合模型,结合反向溯源分析发现寒地道地药材质量标志物,形成以“质量-代谢-药效”关联模式为关键技术的质控体系,完成了菟丝子、连翘、五味子、刺五加、卷柏、火麻仁等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指导制订寒地道地药材的行业标准,提升了寒地道地药材品质。同时,围绕寒地高发性疾病防治结合,解决寒地道地药材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生产工艺优化等制约区域药物特色健康产品产业化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区域特色健康产品。以黑龙江优质高产的“龙九味”之一火麻仁为研究载体,与中国健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汉麻研究中心”,对火麻仁的品质评价及火麻多肽和火麻蛋白粉等健康产品研发中提供关键技术;与天之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具有降脂润肠、益气养血、疏肝解郁、滋补肝肾等功效的系列健康产品。并于年10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博览会展出,受到副省长孙东生的好评。通过全面支撑龙江道地药材质量评价与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完成产品创制,延伸了龙江道地药材的全产业链条,解决了区域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案例2:形成桦褐孔菌“资源种植-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工程化-产业化”的全产业链条体系,塑造龙江中药品牌

黑龙江省桦褐孔菌资源极为丰富,为我省特色药用资源,团队牵头与哈尔滨神桦汇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了桦褐孔菌全产业链大健康产品研发,并受到“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中医药重大专项”的支持。通过桦褐孔菌规模化种植体系的研究、质量标准体系的关键技术研究、不同生物活性部位的筛选与评价研究及大健康产品研发,攻关了桦褐孔菌基源鉴定的标准及规模化栽培关键技术问题,解决了药源问题,制定了桦树茸地方标准,填补国内桦褐孔菌中药资源的空白。并根据桦褐孔菌的不同部位、不同物质组分开发具有不同功能的产品,为大健康产业链的产品开发和行业发展提供支撑,现已开发了具有防治肿瘤作用的“桦褐孔菌复合口服浓浆”,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整体构建的桦褐孔菌规范化种植体系、现代化生产加工体系、多元化健康产品体系、全方位产业支撑体系,形成了桦褐孔菌“资源种植-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工程化-产业化”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健康产业发展技术创新链,促进了黑龙江省桦褐孔菌特色资源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塑造龙江中药品牌。

案例3:发挥中药学科特色优势,助力新冠病*防治

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的技术研发优势,结合“中药学”省级重点学科特色研究方向的良好基础,发挥研发团队形成的共性及关键技术。疫情期间,团队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