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小课堂之巴戟天 [复制链接]

1#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

别名:不凋草、三蔓草、鸡肠风、兔儿肠、三角藤、巴戟。

分类:本品属补虚药下属补阳类药物。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肾经、肝经。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骨。本品甘温能补,辛温能行,专入肾经,有内补肾阳、外祛风湿之功,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及有热者不宜单服。

常用配伍

①治虚赢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巴戟天、土牛膝各三斤。以酒五斗浸之,去滓温服,常令酒气相及,勿至醉吐。(《千金要方》)

②治阳痿:巴戟天6克,补骨脂6克。水煎服。(《甘肃中医验方集锦》)

③治小便不禁:益智仁、巴戟天(去心,二味以青盐、酒煮)、桑螵蛸、菟丝子(酒蒸)各等分。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盐酒或盐汤送下。(《奇效良方》)

④治偏坠:巴戟天(去心)、川楝(炒)、茴香(炒)等分,为末。每服6克,温酒调下。(《卫生易简方》)

⑤治阳衰气弱,精髓空虚,形神憔悴,腰膝痿痹,或女人血海干虚,经脉断续,子嗣难成:巴戟天克,当归、枸杞子各克,广陈皮、川*柏各30克。俱用酒拌炒,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晚各服9克。白汤下,男妇皆可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