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属脾胃虚损大气下陷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受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受累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后可部分恢复。全身肌肉均可受累,以眼肌为主,呼吸肌受累则出现肌无力危象,甚至危及生命。中医历代医者对重症肌无力虽未见较完备而系统的记载,但从本病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来看,应属于中医的虚损证。
虚损证不同一般的虚证,它有虚弱与损坏的双重含义。虚弱着眼于功能,损坏着眼于形体,故虚损是对于各种慢性疾病发展到形体与功能都受到严重损害的概括。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性受体病,临床上既有功能性障碍也有实质性损害,病程长且易反复,具有虚损证的特点。因此,重症肌无力不是一般的虚证,其实质是虚损性疾患。
重症肌无力可出现面肌无力,说话声音逐渐减低,讲话不清、吃力,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声音嘶哑,中医称为“音喑”。重症肌无力之声音嘶哑,乃因脾虚气陷,废气虚衰,肾虚无根,致使气机无力鼓动声门而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中医责之肾。咽为胃之系,上接口腔,下贯胃腑,是胃接纳水谷之门户。脾胃虚衰,则摄纳运化无权;又肾为胃关,胃肾亏损,则吞咽困难。
呼吸困难,是肌无力危象。中医称之为“大气下陷”。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
综上所述,中医虽无重症肌无力之病名,但是根据其临床特点及中医的理论认识,将其归属为“脾胃虚损”病之范围是比较恰当的。具体还可以结合病位、危性、病机,分别用“睑废”“痿症”和“大气下陷”进行诊断。一般来说,成人眼肌型及少年型多属“痿症”范围;成人重症激进型多属“大气下陷”证范围。
对比大量的病例做分析,表明重症肌无力以眼睑下垂、四肢无力、纳差、便溏、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等症候最常见。从而说明本病一脾胃虚损为主的观点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对重症肌无力的辩证如下:
1、脾胃虚损:眼睑下垂,四肢痿软乏力,纳差,便溏,舌淡红而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2、脾胃虚损之兼证:兼肝血不足者,复视、斜视明显。兼肾虚者,抬颈无力,腰背酸软。阴虚者,口干咽燥;阳虚者,夜尿多。兼心血不足者,心悸,失眠,夜寐多梦。兼胃阴虚者,口干,苔薄。兼痰湿壅肺者,胸闷,气促。兼湿者,咳嗽痰黏。兼瘀者,舌暗红,尖边有瘀点,瘀斑,脉涩。兼外邪者,鼻塞流涕,喉养咽痛,脉浮等。
3、大气下陷:症见呼吸困难,痰涎壅盛,气息将停,危在顷刻等肌无力现象。
对于本病的治疗,跟胡“虚则补之”“损者益之”之旨,当以补脾益损。升阳举陷为治疗大法。此外,本病毕竟有先天禀赋不足,精血虚损,况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相生,故亦应兼顾养血益精以固肾。至于肌无力危象,则以标为主要矛盾,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于兼证的处理,则可随证加减,灵活变通。
常用方药如下:
1、脾胃虚损:补脾益损,五龙荣肌汤、主要药物有*芪、*参、白术、当归、陈皮、五爪龙、甘草等。
2、兼证的处理:肝血不足加枸杞子、首乌、*精、鸡血藤、肾虚加菟丝子、桑葚子。阳虚明显加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阴虚明显加山萸肉,或加服六味地*丸。心血不足加熟枣仁、夜交藤。胃阴虚*参易太子参,加石斛、金钗。痰湿壅肺加橘络、百部、紫菀。兼湿加苡仁、茯苓。兼痰加浙贝母、兼瘀加丹参、兼外邪一般用轻剂之补中益气汤,酌加豨莶草、桑叶、千层纸、浙贝等。
3、大气下陷之肌无力危象: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加强吸氧、吸痰、插胃管,鼻饲中药,辩证使用苏合香丸或安宫牛*丸点舌以及其他中成药除痰、保留灌肠等。感染严重是用抗生素。
五龙荣肌汤
主方组成:天龙、地龙、五爪龙、川江龙、活血龙*芪、*参、茯苓、杜仲、西洋参、葛根、山茱萸、煅牡蛎、当归、炮山甲、白术、甘草。功效:健脾益气、活血通络、补肝益肾。主治病症: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周围神经损伤肌萎缩等以肌肉痿痹不用、肌力减弱、变性、肌肉萎缩及支配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临床运用:五龙荣肌汤是王世龙医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通过对多名身患肌肉痿痹不用的患者的救治总结出来的一个处方。根据对古代经典理论和方剂的研究,结合自身治疗经验,处方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分步骤的治疗萎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辨证要点:主症: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至瘫痪、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睑垂呛咳等证。多见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肌萎缩侧束硬化、周期性麻痹。运动神经元性疾病,重症肌无力。
主要常见证型肺热津伤:发热多汗,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呛咳咽燥、便干、尿短*。舌质红、苔*、脉细数。湿热浸淫:身体困重、尤以下肢为重、伴胸脘痞闷。或发热、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苔*腻脉濡数。脾胃虚弱:起病缓慢、肢软无力、时好时差、甚则肌肉萎缩、伴神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自汗、面色少华。舌淡或有齿印、苔腻肝肾亏虚:病久肢体痿软不用、肌肉萎缩、形瘦骨立、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二便失禁。舌红绛、少苔、脉细数。瘀阻脉络:四肢痿软、麻木不仁、伴肌肤甲错或拘挛疼痛。舌质紫暗、脉涩。在治疗上述病症中,王世龙医师会采用五龙荣肌汤主方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依据辩证结果依次从健脾益气、养血补肝、强肾固元三个步骤进行治疗。并根据病位的差异调整对应五脏的五味主药的剂量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