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于粥的喜爱可以说延续了千年,很多年纪大的人现在还有每天坚持喝一碗粥的习惯,早起喝碗粥有暖胃、预防便秘的效果。
天冷时喝粥,还能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减少感冒几率。另外,粥熬好后上面浮着一层细腻、粘稠的“粥油”,其滋补作用强,甚至有人将其与人参媲美。
不过,单纯的白粥略微单调,煮粥的时候若添加一些滋补的食材,养生效果能翻倍!
你的那碗粥喝对了吗?
冬季常喝五款粥
滋阴润肺又健脾
1
芝麻粥:滋养五脏,润燥通便
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盐适量。先将芝麻炒出香味,将大米洗净煮成粥加入芝麻,调入蜂蜜或食盐,即可食用。
芝麻可分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肠补肺气的作用;黑芝麻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此粥能滋养五脏,润燥通便。
2
枣仁龙眼粥:安眠、美容
将酸枣仁15克、龙眼肉15克切小粒,与粳米50克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粥,加红糖5克拌匀,作晚餐服用。
二药相配为粥,长期食用可使人容颜减皱,肌肤光滑。对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暗耗阴血所致的面容萎*失泽及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亦适宜。
3
菊花粥:清肝火,明眼目
菊花30克,粳米克,将菊花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
冬季天气干燥,容易上火,而菊花粥具有散风热、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适用于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病症,对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4
菟丝子粥:补肾、养肝、益脾
菟丝子30克,粳米克,白糖适量。将菟丝子洗净并捣碎,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小火煎汤,去渣取汁,再加淘净的粳米煮粥。待粥快好时调入白糖,稍煮片刻,便可食用。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益脾止泻
5
梨粥:润肺止咳
鸭梨2个,洗净去皮、去核、切块。加适量水煮半小时,将大米50克洗净,煮成浓粥。快熟时加入梨汁及梨块,同煮至熟。
润肺清心、祛痰降火,对小儿肺热咳嗽有食疗作用。
喝粥的注意事项
真的粥
所谓真的粥,煮出来是粘稠的;若你煮出来的米、水分离,未融合,则只能叫做汤泡饭,缺少了粥上面特有的那层漂浮的“米油”,也就没有保护胃粘膜的效果,长期食用反而可能会伤胃。
别过烫
有人喝粥喜欢喝很烫的,觉得暖胃,但是过高的温度反而会损伤食管、胃粘膜,增加病变风险。所以煮好的粥,还是稍微放凉再喝。
间断喝
喝粥没有咀嚼,会延长淀粉类物质在胃中消化的时间;另外,粥还会稀释胃液,减缓胃的蠕动速度,消化时间再次延长,长期如此,胃的泌酸功能下降,增加胃病风险。
因此,普通人群不能三餐都喝粥,一天一次适宜,喝粥时可以吃点干的饼或是鸡蛋,增强饱腹感;而像糖尿病、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则要少喝,隔几天喝一次,每次都少量。
?Theend?
*中药使用方法因人而异,使用前请遵循医嘱。本文部分图文资料来源网络,由汇群养生(HQYSDYH)整理编校发布,如涉及著作权和内容问题,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