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以姓取人?
凤阳以姓取人?
Time 2015-09-10 17:33:03 情感驿站
女人口述
早年,安徽凤阳穷。流落各地的凤阳人唱着凤阳花鼓乞讨:“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竟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咚隆咚锵……”
“十年竟有九年荒”里的“竟”,有些资料用的是“倒”字,十年倒有九年荒,我觉得“倒”字比较好,带点沧桑感,还有点调侃的意味,只是有点男性化,更适合老年乞丐来唱;当然,如果是色艺俱佳的妙龄女乞丐,在国家大剧院演唱,用“竟”字也挺好,有一惊一乍、世事难料的戏剧性感觉。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因为老朱皇帝,凤阳人很是沾了光,皇帝故里么,这不奇怪。早年我们龙游有人在北京当大官,龙游人也跟着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沾了好处。这是中国官场的传统,大官让乡*沾光,一来是为了赢得好口碑;二来也是防备老乡詈骂——大官也穿过开裆裤吧?小时候也干过诸如偷鸡摸狗、调戏良家妇女的糗事吧?不给知根知底的老乡一点好处,老乡恼羞成怒,指不定哪天就在江湖上散布不利于大官光辉形象的话呢;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这属于“衣锦还乡”的另一种形式:大官用权,大笔一挥,一大笔资金就落入本县本乡本村,惠及乡里,那可是光宗耀祖、人人称颂的好事。
如今这个社会,除了贪官污吏多点,形势总体一片大好,到处都是莺歌燕舞,不仅凤阳当地人沾了老朱皇帝的光,连全球姓朱的人也跟着沾光了——
安徽凤阳旅游部门近日推出新策划,全球的朱氏后裔只要出示身份证件,即可1个月内免费游览当地以明皇陵为代表的五大景区。
凤阳旅游部门真是大手笔啊,有朱皇帝的行事风格。只是这么做,总让我感到别扭:
这算不算是一次生动的封建帝王思想教育?当凤阳推出这么一项特殊优惠*策时,全球朱氏后裔立刻感受到自己身份和血统的高贵,感受到自己的血管中流淌着皇帝的血脉。朱氏后裔倒是扬眉吐气了,那些杂姓、旁姓,情何以堪?比如我,立刻就开始寻找祖上当过皇帝的杨姓祖宗,结果倒是找到了,就是著名的隋炀帝杨广,可惜却是个昏君淫君,况且年代久远,也不算一个大朝代,相对于老朱皇帝,不够正统,不提也罢。凤阳如此彰显浓厚的封建落后的皇权和宗族元素,是不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啊?
这是不是属于姓氏歧视?当全球朱氏后裔麋集凤阳,享受免费的景区游览时,其他姓氏的人却要自掏腰包,其中是不是包含了姓氏特权和姓氏歧视?有人说,凤阳这么做是为了促销,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如果真的搞促销的话,就应该向百家姓免费,而不单单只向朱姓一家促销,前者带来的游客数量更多,综合效益更好。
这是不是有点以权谋私,有点裙带风,有点肥水不流外人田?凤阳单单向朱氏后裔免费让利,真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胳膊肘往里拐,精明是精明了,但总有点以权为本家谋私的味道,让人不舒服。我情不自禁要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为何单单让朱氏后裔赚了便宜,这又是谁给的权力?这能不能当作地方保护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变种?
凤阳这么做了,其他旅游区会不会、能不能、要不要跟风?比如,到了湖南韶山,姓毛的人也应该免门票吧?到了南京中山陵,齐天大圣不需要门票了吧?去成都杜甫草堂,我所在单位后勤部的白头老杜可以省下门票钱吗?那么,去了山东的阳谷县,西门大官人和潘金莲小姐的后裔,自然也应该免费参观乃祖偷情之所;只可惜苦了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各种疑难杂姓都有,都免费的话,景区的工作人员只能做店小二跑堂了。如果其他景点不允许跟风的话,那么这依然还是姓氏歧视,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姓氏特权,姓氏的不平等和不公平;而且,凤阳的”以姓取人”,更是在向社会宣扬一种不健康、不自然的落后信息,很不可取。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