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经048之鄘风桑中桑树林中约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援助 https://baike.baidu.com/item/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22039760

今天要学的这首《桑中》,主要讲述了青年男女的约会情景,但关于诗中的约会对象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解读,究竟是一对男女多次约会,还是男子和不同女子的约会呢?如果是前者,那么这首诗就是恋爱约会的相悦之词,如果是后者,那么就是私奔幽会的讽刺之诗……

手写《诗经·鄘风·桑中》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这里的“唐”指的是一种叫作菟丝子的植物,“乡”指的是郊外,这两句诗就可以理解为:在哪里采菟丝子啊,沬城的郊外。“云谁之思?美孟姜矣”,要问男子心里想着谁,是那个姓姜的美女啊。“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这里进一步交代了见面的详细地点,“桑中”指的是桑树林中,“上宫”指的是古代祭祀的祠堂,“淇之上”则是指淇水岸边。我们也能从这三句诗中感受到男子的无限留恋:我们相约在桑树林中,邀我相会于上宫,送我到淇水岸边。

第二节和第三节的结尾部分和第一节完全相同,其他部分也只是改变两三个字,女子采摘的植物,从“唐”变成了“麦”和“葑”,“葑”这种植物,在之前的《谷风》中学到过,指的是芜菁,也叫作蔓青或者变萝卜,根和叶都可以吃,三种不同的植物也暗示了我们时间的流逝,季节的更替。采摘的地点也变化了,无论是“北”还是“东”,都是在沬城的周边。至于第一节的“姜”和后面两节的“弋”、“庸”,都是古代的贵族姓氏,可以理解成三个不同的女子,也可以理解成是对美女的泛称,指的都是同一个女子……两种不同的理解也会直接影响到对整首诗的解读。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的反复吟唱,更是突出了男子对这段感情的回味与恋恋不舍。特别是结尾的“矣”字,男子的无限留恋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也能从男子的叙述中,感受到女子的主动热烈和女子对这份感情的依依不舍。

这首诗也衍生了不同的成语,“桑中之约”被用来指代男女之间的约会,“桑中之喜”则是被用来指代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这两个成语也正好对应了对于这首诗的两种解读。

关于这首《桑中》,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欢迎一起交流。喜欢请点个赞呗,你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