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一人灭一国创奇功,但引妖僧入朝害死唐太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禁忌的饮食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210/8666093.html

一名外交官凭一己之力灭天竺一国,献囚于大唐太庙,创世界史上“空前绝后的奇功”,他就是唐朝外交战线的英雄王玄策。此战之神奇再次让我们领略了大唐之国力强盛及国威之远,真应证了汉朝大将陈汤那句话:“示明万里之内,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三度出使天竺并立下汗马功劳之人却在史书上鲜有记载,有人说是《西游记》中的玄奘法师淹没了与之同时代的王玄策,但深究其因,竟然有复杂的原因参杂其中,让我们从那场波澜壮阔的战斗说起。

王玄策何许人也?

唐朝初年,葱岭以南的印度大陆东西南北中分裂为五个国家,按照地理位置,当时称之为东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北天竺以及中天竺,最强大的中天竺占有印度大陆最肥沃的土地,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实力统一了北天竺,并建立了“摩揭陀帝国”,也就是印度史书中的“戒日王朝”。

在四处征伐的同时,摩揭陀帝国的统治者戒日王尸罗毅多因为玄奘法师的原因,对大唐帝国产生了强烈的向往,遂派遣使者向太宗皇帝递上国书,欲结永世之好。

唐太宗李世民遂从其愿,在贞观十七年(年)派王玄策作副为使,跟随正使李义表护送戒日王的使者回天竺。

其实从大唐派往摩揭陀帝国的使者可以看出,太宗皇帝对其并不是很重视,这从使者的级别就能看出。正使李义表是正五品官,副使王玄策才是刚从县令提拔成右卫率府长史的五品官,这样的规格别说不如吐蕃,就连吐谷浑和薛延陀也是远远不如。

话题回到我们的主人公身上,王玄策究竟是何许人也?

史书关于王玄策的记载很是匮乏,就连其灭一国的壮举也是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我们只知道他是河南洛阳人,曾任融州黄水(广西罗城)县令,在戒日王派遣使者到长安时,王玄策刚刚就任右卫率府长史不久,此官也有一个通俗名称“东宫学士”,是为太子府出谋划策的。

至于为什么王玄策被太宗皇帝任命为使臣远赴天竺,这就不得而知了,结合贞观十七年大唐内部的大事来看,作为东宫属官的王玄策与李承乾被废或许有所瓜葛,不然一个太子属官无论如何也不会摊上本来是鸿胪寺、礼宾院的差事的,所以我们只能姑且认为王玄策的这个差事是变相的贬谪打压。

王玄策在完成出使天竺后回到长安,太宗皇帝并没有对其进行提拔嘉奖,反而急匆匆的再次派出他继续出使天竺,不过这次王玄策虽然没有升官,但是成为出使天竺的正使,或许这也是太宗皇帝对其的补偿。

王玄策的这次出使任务有三:第一、出使天竺拜会戒日王,谈大唐与天竺的合作,尤其是佛学上的交流;第二、出使吐蕃拜会松赞干布,以探听吐蕃虚实;第三、替太宗皇帝探望文成公主。

王玄策无论拜会松赞干布还是文成公主,其任务完成的极为圆满,他的学识及胆量获得吐蕃上下的一致好评,于是王玄策继续上路前往天竺,但他没想到的是,前行途中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一人灭一国,威哉!

王玄策也好,李世民也好,他们千算万算就没算到天竺也会发生政变,就在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天竺后返回大唐时,天竺的戒日王尸罗毅多因在恒河沐浴时溺水而死,当时限于通讯的不发达,大唐上下竟然无一人得知此事。

靠着政变上位的新任摩揭陀帝国君主阿罗顺那在最初就是反对与大唐建交的,在得知大唐有使团来天竺后,阿罗顺那自知得位不正,深怕实力强大的吐蕃和大唐帝国前来干涉此事,居然阴谋策划了一场伏击。

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率领着三十多个使团成员好不容易爬雪山过了尼婆罗,竟然遭到了两千多天竺军队的围攻,两千多人对三十多人,下场可想而知,王玄策就算有绝世武功,也被围殴的灰头土脸,狼狈不已,结果除了王玄策和蒋师仁被扣押外,其他人皆遇难,其中包括王玄策的侄子和儿子。

失去儿子和侄子让王玄策痛苦万分,在痛定思痛之后,王玄策和蒋师仁一直策划逃亡,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寻机逃脱。逃出生天后,王玄策只有一个念头,扬大唐之威,雪兵败之恨。

于是王玄策二人一路北上,渡过甘地斯河,跨过辛都斯坦平原,翻越帕米尔高原,一路来到尼婆罗(今尼泊尔)境内,以国书的形式向吐蕃和临近各国征调兵马。

对此,尼婆罗的老国王最为支持,倾全国之骑兵七千余人交到王玄策手中,松赞干布也派来一千二百名牦牛兵,还有一个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的章丘拨国也派出了数目不详的骑兵,此时王玄策的手中有一万左右的人马。

说实话,松赞干布不认为这一仗王玄策能够打赢,因为当时的戒日王朝不算善茬,吐蕃与其曾经作战,受了不少苦头,所以只派出一千余人意思意思,好让王玄策知难而退。

但是此时的王玄策既有丧子侄之痛,又有兵败辱国之耻,他一刻也没有耽搁,自任联军总管,任命蒋师仁为先锋,日夜兼程,直扑中天竺重镇茶博和罗城。

阿罗顺那大惊之余,居然将包括数千象军在内的优势兵力停在城中守城不出,这无疑是昏招中的昏招,如今的他已经被大唐的名声吓到了。

再看王玄策,他见阿罗顺那坚守不出,于是也发了狠,将唐军的攻城手段一项项使了出来,云梯、抛石车、火攻、水淹、挖地道等等,天竺人那见过如此多的攻城手段,不到一个月就攻破茶博和罗城。

阿罗顺那见大事不妙,遂带着他的精锐逃之夭夭,即便如此,王玄策也没有放过他,反而连番追击。

公元年,阿罗顺那的主力部队被王玄策追上,其数万精锐面对不足一万人的联军竟然没有丝毫抵抗之力,此战联军斩首三千,被俘一万一千人,剩下的天竺军队落水溺毙者超万余。阿罗顺那见大势已去,带儿子妻子先行潜逃而去。

本来王玄策的意思,给阿罗顺那个大教训也就算了,没有继续追击逃走的阿罗顺那等人,但阿罗顺那却气不过,向东天竺借了一批人马卷土重来,再次将自己的人头送至王玄策手边,联军也没有再客气,遂全军出击,大破敌军。

此战不足一日,阿罗顺那便被全面击溃,自己也被王玄策生擒,其妻子儿子企图凭借乾陀卫江坚守待援,蒋师仁以步步紧逼之势将其困于一地,最终引得天竺军队哗变,将阿罗顺那的妻子和儿子擒住后向联军投降,此战天竺军队一万两千余人、牛马象两万余头、摩揭陀帝国政要高层皆成为联军的战利品。

摩揭陀帝国覆亡后,印度大陆上除东天竺以外的其他各国都心惊胆战,皆怕与阿罗顺那有所牵连,于是纷纷派出使团带着大量贡品前来请降,一时间“城邑聚落降者五百八十余所”。

东天竺曾因借兵给阿罗顺那迟迟不降,王玄策盛怒之下挥军东进,东天竺的军队只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便全线溃败,其国王尸鸠摩无奈之下,连忙向王玄策献上无数财物充贡品,并且表示愿意臣服大唐,王玄策这才罢兵。

贞观二十二年,阿罗顺那以及一干中天竺贵族批枷带锁被押至长安,王玄策献俘于太庙。太宗皇帝不知为何却兴致缺缺,如此大胜只赏赐了王玄策一个朝散大夫之职,仍然是一个不太入流的五品官。

王玄策见状,为了讨太宗皇帝欢心,居然送上了一名自称活了二百多岁的印度和尚,此人名字叫那罗迩婆寐。

千古一帝李世民之死

其实早在贞观十七年,李世民的执政能力已初现疲态。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态,是因为他在贞观初年是奔着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奉行大治天下的目标而去的,使得李唐王朝迅速达到了大治的局面,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安定团结、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实现了李世民的治国目标。

从史书的蛛丝马迹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些情况与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的协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动辄“思念成疾”,身体每况愈下。

本来李世民多年的征战对身体损耗就大,再加上长孙皇后的死,对他的打击简直是致命的,以至于他执政事昏招常出,所以在贞观十七年才会发生了太子纠集侯君集等人叛乱之事,最终导致太子李承乾被贬身亡。

要知道,李承乾是李世民长子,李世民夫妇为这个儿子倾注了无数心血,就想让他不要重蹈自己覆辙,再酿“玄武门之变”之类的惨剧,但是阴差阳错之下,李承乾还是起兵造反了。

要知道李世民当年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其得位不正也是被历代所诟病,李世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为此他励精图治,终于将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条,颇有一番天朝上国的景象,其目的也是抵消“玄武门之变”所带来的影响,然而这个最为重视的长子却再次重蹈覆辙,这次对付的竟然是自己的父亲,对父不忠对国不孝,显然是永远失去了继位的机会,而更让李世民伤心的是李承乾被贬没多长时间就死在当地。

幼年丧母,壮年丧兄弟,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女,这让李世民的性格陡然扭转。

从贞观十七年开始,李世民思想行为明显发生了变化,其常常挂在嘴边的“隋亡为戒”也不再说了,封建帝王的贪欲开始显现出来,而且他的猜忌心也越来越重,就连李靖这样的肱骨大臣也活的战战兢兢,丝毫不敢有所懈怠。

李世民自己的生活也开始穷奢极欲起来,除了每年在唐帝国境内大肆选秀,为了放置这些女人,他还逐渐热衷于宫殿的营造,在西安、太原、洛阳兴建了宫殿群。此外,唐帝国的对外战争还在接连不断进行着,尤其他自己连续发动了两次讨伐高句丽的战争,让唐帝国元气大伤,不得不向百姓加税,国内矛盾尖锐突出。

在劳累及种种打击下,李世民的“头疾之症”不可避免的再三复发,尤其在最后一次征讨高句丽后,他的“头疾之症”几乎让他难以下榻。更关键的是,李世民为了维护李氏家族的统治,为了能够长命百岁,开始重蹈秦始皇覆辙,命佛家道家炼丹之士为其炼制“长生不老药”。

李世民在年轻时还多次讥笑秦始皇吃金丹妄图长生不老,如今他终于活成了曾经讨厌的样子,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呢?

李世民作为一代英主,因久病缠身难以根治走到了迷信封建的老路上,这我们可以理解,就连牛顿在搞科研的尽头研究了神学,更何况古代一个帝王,但是这些丹药既没有为他根治疾病,更没有为他续命百岁,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

贞观二十三年二月,王玄策向李世民献上从天竺带回的方士那罗迩婆寐,李世民听说其吃自己炼制的丹药如今长寿二百岁,遂急不可耐地让其炼制神药。

如果用道家方士炼丹,他们大不了是在“五石散”的基础上增加些药物,能暂时加强某方面的能力,但透支生命力还不算太严重。可王玄策带回来的那罗迩婆寐却不同,此人真真切切是骗子,哪里会炼制丹药,他所炼制的丹药,什么云母、朱砂、铅矿、长石、滑石、水银、硫磺等一股脑扔到炼丹炉中,另外还加了些菟丝子、鸡血藤、藏红花之类的草药,炼出来的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但是李世民服用后却精神振奋,仿佛头疾之症真的祛除了一般。

李世民大为兴奋,“奉以上宾之礼,专门盖了医馆,炮制延年之药。发使天下,采诸奇药异石,不可称数。”一时间,此人竟成了最受宠之士,在内宫也是权柄渐重。

但是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不到三个月,连日服用丹药的李世民再次病倒,其病症除了有往日的头疾外,腿上胳膊上皆有淤青痕迹,其面色发黑,俨然是中毒之兆,当夜李世民就在翠微宫含风殿驾崩,一代英主就此落下帷幕。

毋庸讳言,李世民此人虽然道德不甚高尚,节操也碎了一地,可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扫平天下,又将唐帝国治理的繁荣富强,对于我们这个饱受风雨磨砺的民族而言,着实来之不易,有光明、有黑暗、有善也有恶,这大约才是真实的李世民。

华夏文明五千年,李世民,仅此一人而已!

结语

貌似“蝴蝶效应”,王玄策虽然在天竺大发神威,有着“一人灭一国”空前绝后的壮举,但终因推荐妖僧那罗迩婆寐间接害死李世民,成为其仕途中抹不去的污点,甚至在史书中都很难找到他的名字。幸而千年之后,有日本人田中芳树潜心为其立传,一部《天竺热风录》这才将那最璀璨的传奇呈现在我们面前,王玄策泉下有知或许会有些许安慰吧……

参考资料:《天竺热风录》、《大唐权鉴》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